切换到宽版2
  • 9394阅读
  • 83回复

行万里路之2013_无锡——转自林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子期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3-10-12
— 本帖被 子期 执行取消置顶操作(2014-07-12)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我的意念里,一直是读书在先,行路在后——我见青山多妩媚,总须得,青山见我非白痴。

       而书没读完,路终归要上了。结婚时向老婆承诺,以后每年抽出一周时间,一年一省,把江南江北好好走走。今年圈定的是江苏,八天里走完无锡、扬州、南京、苏州四城。这四城,诚是中国文化针脚织得最绵密的地方,绵密得让我这三脚猫儿唯有伏地就擒,连声叫:“喵了个咪,没文化真可怕!”

       10月2日子夜,赶末班地铁到家,累得淌屁。歇息两日,整理一路所拍图片,想着,再读书,再上路。








       第一站:无锡。


       无锡我十多年前去过,印象里只有太湖的浩渺烟波。此行只留一天,把寄畅园、蠡园等尽数放过,只为探望许祺源老先生。知我要来,老人家格外兴奋,到无锡后,一路三四个电话叮嘱:“一定要来啊,我和阿姨等你好几天啦。”

       下午三时许,和无锡鱼友“清水”坐观光车,走石板路,沿京杭运河边一溜民居寻下,至“南长街***号”,停住。门窗紧闭,连喊几声无人答应,正纳闷,忽见窗上“小贴士”:我在楼上,有事打我手机……。拨号码,确是许老家无疑,门也恰时打开,迎接我们的是位笑容可掬的中年人。

       进屋。一层是过道,窄得只够两人侧肩通过。放下行李,又听到许老颤巍巍的拖着长腔的江浙口音:“林海啊,你能来太好啦……”忙快步上楼,木梯窄而陡,每级只容半只脚,不扶侧栏,几有跌倒的危险。

       到二层,许老拄着拐杖迎上几步。想起他电话里讲,上月末才做完膝部关节置换手术,走路刚刚勉强。

       “今天你们一定要多玩一会儿”,落座后,许老说:“刚才听你说快到了,我就打电话通知阿姨,她在饭馆那边等着呢,待会儿给你们提来刚出锅的我们无锡的汤包和馄饨。我现在请客出门不方便啦,但我们无锡的名小吃你们一定要尝一尝……”

       四周环顾,想在无锡这也算顶老旧的房子吧。听许老说,砌这房子的砖每块都是打磨过的,且砖和砖间,用糥米拌着洋灰作粘合,也是格外的讲究,但毕竟挡不住岁月的剥啄。凭窗望去,运河水脉伴街流过,堤上枫柳枝影婆娑,唯这小屋,隐约给人风雨飘摇之感。

       与小屋一同老去的还有许先生。毕竟七旬有六,且病多缠身,再去北京作鱼赛评委的日子不知有几;而我心多羁绊,耽溺于杂务,再来无锡看望老人家的日子亦不知有几。想到这儿,忙掏出相机,把目之所见尽数记录下来。

       两侧墙上,挂的多是金鱼图片,最著名的自是那一对“许氏鹅头红”。抛开或“许氏”或“鹅头”的争论,再看这鱼,越发觉得可爱而难得。顶瘤平滑,鳃瘤厚实,俯视头如圆盘,盘中红日一轮,正是苏派红顶虎的特色,无奈日渐衰微,难觅正宗。

       还有一幅,是四头一字排开的菊花顶狮子头。“那年鱼展上,一个中年妇女说,看了全场,就数这位许祺源老师养的金鱼最神奇,你们看,这四只鱼排着队,瞧着人,一点不乱动,真听话啊。所以这幅照片就叫‘真听话’,哈哈。”许老开心地说。想他一直对国内追捧泰狮、日狮耿耿于怀,怕是因那“外来鱼”太不听话吧。



[ 此帖被子期在2013-10-12 13:26重新编辑 ]
1条评分兰寿币+500
蓝色港湾 兰寿币 +500 阅读美文,感受金鱼文化。 2013-10-12
离线子期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3-10-12
       二层楼梯旁,开有一小窗,窗外便是许老当年日日厮守的鱼池,总计不过三四口,两三平方,如今鱼去池空,破壁残垣,唯有防猫挡鸟的铁丝网,立在墙边。想许老年轻时,如何钻窗而出,钻窗而入,在“悬空池”上闪转腾挪,再看今日步态蹒跚的模样,让人不能不慨叹不注目,那个如影随形让任何生命都无法绕过的主题——“时间”。

       时间,会带给我们什么呢?譬如,记忆衰退,就像许老,你听他满口絮叨的,不就是平日里和我通电话时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的话题吗?譬如,组织溃败,就像许老,你看他把脸贴在纸上——眼睛离纸五公分才能看清字迹——一笔一哆嗦地写着对中国金鱼几多忧虑的文字,何苦来哉?

       唉!对于老年,我难免会有些不耐烦——或许,这只是我畏惧和厌恶衰老的曲折表达——可想一想,眼前这位老人念兹在兹的,不就是他一生暖在怀里捧在心里的金鱼吗?就像孩子咀含着一块糖,他爱这个甜,爱他的金鱼,当然,也舍不得金鱼带给他的声名。而这,又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吗?

       你看,此时,他竟能拄着拐,在我们的挽扶下,将他的病弱之躯一步一挪地抬上楼梯,抬上三层的小屋。“林海啊,只有你来,我才把所有的东西对外开放。”老人气喘吁吁地说。

       对窗的桌上,并排摆着几摞盒子,里面装的,有他历年所养金鱼的图册,有他和鱼界达人的合影,有报道他金鱼传奇的剪报,也有收录他养鱼功迹的名人辞典,还有电台、电视台采访他的录音带、录像带,以及他撰写的金鱼论文、书籍,等等。“我告诉你们啊,我一生爱鱼养鱼的记录,都在这里了,几十年的心血,是吹牛皮吹不出来的。”他仍带着气喘,却掩不住孩子气的骄傲。

       再下二层,老人拉开书架上的遮布,展示他做的金鱼标本。一排棕褐色的玻璃瓶子,看得出,并非医学专用,泡鱼的液体是酒精还是福尔马林,也未可知。只是瓶中的鱼,颇有些可怖,菊花顶狮子的头蓉,如风化的石灰质草莓。不知若干年后,这些幽暗的瓶子会散布到哪个角落。

       说话间,阿姨领着个女店家,端着冒着热气的汤包和馄饨走上楼来,满满盛了两大屉,三大碗。这可如何消受,我们两点才吃午饭,肚子撑得半饱。“许老的心意不能辜负”,我对妻和清水说:“这样,汤包一人一个,馄饨三人分一碗,其他不动筷,留给许老家人吃吧”。

       点心一一尝过,该是告辞的时候了。许老没有多作挽留,只一步一挪地下楼梯,送我们到屋外。阿姨叫了观光车,又塞了我六盒“三凤桥”酱排骨:“许老师特意叮嘱买的,真空包装,能多放些日子。”我想起从北京拎来的“稻香村”,劝他们快些吃,也不知合不合二老的胃口。

       合影,告别。此时才知道,开初迎接我们的中年人,是许老的外甥,也年过六旬了。他总是谦谦有礼,目含善意的样子,似乎也分享着许老过往的几分荣光。希望,他能尽心照顾好许老的晚年。

       路上,妻说:“以许老师当下的境况,他已经做了能为我们做的一切。我们待了一个半小时,他已经有些体力不支了。”“是啊,这也是我此行一定要看望他的原因……”

       对于许祺源先生,我想九亭吴刚的评价是中肯的。他说,在信息条件那么不发达的境况下,许老师能取得那般的成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我们后辈人是没有资格对他说长道短的。

       这句话,我在金鱼路上越走,体会越深。今天,我们弄条鱼,可以网购,可以打飞的,可以打上氧三四天不用愁,可玩来玩去,颠来倒去,总似乎缺了点什么。而许先生,多少年,只能提着桶,拎着袋,赶长途,坐火车,一程程往来奔波,一步步胆战心惊,还有文革,打砸抢,吞金鱼,还有红顶虎,心头肉,眼中花……

       蓦回首,仿见风尘里许先生筚路蓝缕的身影,此刻,就站在运河畔的老宅前,向我一颤一颤地挥手,挥手……

[ 此帖被子期在2013-10-12 13:28重新编辑 ]
离线子期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3-10-12






离线子期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3-10-12













补充阅读资料:
点此链接阅读:鱼脉鱼情(上)——转自林海
点此链接阅读:鱼脉鱼情(下)——转自林海
点此链接阅读:鱼脉鱼情里的一次拥抱——转自林海

[ 此帖被子期在2013-10-14 14:33重新编辑 ]
离线丫丫朋友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10-12
,搞得我有点晕!期待南京站!
离线陶之妖妖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3-10-12
这个要顶~
离线柳柳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3-10-12
写的很不错呀  顶起
离线shaobin1cn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3-10-12
惭愧,我也是无锡的,却没去拜访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3-10-12
呵呵,76岁的中年人,两位帅哥中哪位是林海呀
离线子期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3-10-12
回 清蒸武昌鱼 的帖子
清蒸武昌鱼:呵呵,76岁的中年人,两位帅哥中哪位是林海呀 (2013-10-12 11:25) 

你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