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在兰寿网上读到有深度的文章了,最近读到《我们有多大力量制定标准》一文,让人耳目一新。然拜读再三,颇觉一些观点值得商榷,在此冒昧提出,请大家斧正。 kg]6q T;Y
一,关于渔场和爱好者。茂先生认为“大渔场有专业的师傅,……使鱼的体质、成色会更好”,不可否认,在某种程度上确如此,但是对于爱好者,尤其是发烧级的爱好者来说,是不是就只能望其项背而不能赶上或超过呢? /=m AVA
首先,我们要问,大渔场有专业的师傅,有多少是专门饲养兰寿的师傅呢?兰寿是金鱼中的奇葩,国内最早也就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福州渔场,如果说到饲养日寿的师傅,国内渔场这样的又有多少呢?由于入关难和语言难,日寿进入中国和关于饲养日寿书籍进入中国都是刚刚起步。不错,兰寿是金鱼的一种,可要是拿养金鱼一套去饲养兰寿,恐怕还是有差距的。日本兰寿界的说法,是要有20年的饲养兰寿经验,而且要有悟性的才能掌握作寿之道,我想这决非虚言。 DJ, LQj
其次,我们要问,大渔场有专业师傅,有多少是出于热爱兰寿而饲养兰寿的呢?既然是养鱼的专业师傅,必然要靠养鱼技术来获得生活来源。可能,有很多这样的师傅其实并不是出于喜欢金鱼,乃至兰寿,而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才进入这一行的。《论语》中说: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就是说,要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关键是要从心里去热爱这一行,否则,也不过比普通人多些专业方面的知识而已。 w~b:9_reY
对照爱好者,特别是发烧级爱好者,其出发点肯定是由于喜欢才饲养,这无可质疑,单是这一点就殊为胜观了。其次,作为爱好者,没有牟利的压力而更可能把一项爱好坚持下去。而且,兰寿爱好者大多都是专一饲养兰寿的,很少饲养其他品种的鱼,避免了“样样通,样样松”的问题。由于刚起步,尽管这些爱好者饲养的鱼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但如果坚持下去,像日本爱好者那样“一家三代养一条鱼”,可能离成功也不远了。 0w3c8s.
二,关于市场同业者和爱好者。茂先生认为“市场经济其实是很科学的,兰寿的体态、价格都是市场的选择的结果。…….我们爱好者现在影响不到业者,所以制定的出标准也很难实施。”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论述是不无道理的,但完全反映了兰寿目前的饲养现实和未来吗? E{u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