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2
  • 25349阅读
  • 139回复

我两年来的养金鱼的感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绿豆糕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2-07-13
— 本帖被 子期 执行取消置顶操作(2014-07-12) —
总是潜水看帖不好,养了两年的金鱼,尽量保证每天陪金鱼的时间多一些,淋漓尽致地思考了一下金鱼这个东东,有了点儿感悟,希望和大家分享。

一、陈桢的贡献
到了国外,我的学生们向外国教授介绍我的时候都说:“这是我的导师,生物物理学教授。”他们不愿意介绍我是观赏鱼专家,虽然我在观赏鱼研究上的成就更有名。学生们却觉得一个观赏鱼专家的导师会让他们在科学界抬不起头。——章之蓉
无庸质疑,陈桢绝对不是一个金鱼业者、也许连金鱼爱好者都算不上。从他的生平和贡献上看,他可以是个动物学家、遗传学家,更应当追任一个伟大的博物学家荣誉称号。作为摩尔根的学生,一个高级科学追求者。他一定梦想过成为中国的达尔文,却不得不因为当时“两个世界”冷战的原因,来回改写自己的作品(当时西方遗传学推崇孟德尔定律,而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推崇米丘林学说,现在科学已经公认米丘林学说不正确)。他最终也没有写出一部如同《物种起源》那样的惊世之作。大多数时间,也许他都是在反复用金鱼做实验,用来证明达尔文和孟德尔所提出的定理到底对不对。无心插柳,柳成阴。不经意间他却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历史使命。这个工作的成就与他所热爱和追求的遗传学没有太多关系,也就是说,这个成果虽然对后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对他自己来讲既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因此受到同行的景仰,反而还会遭受许多白眼。他是第一个将中国金鱼的发展史彻底搞清楚的人,这是个事实。就我们这些金鱼爱好者来讲,这个贡献其实要比用金鱼来证明“孟率”有来得更实在,老脑筋一定要换一换啊。一个发展史被一名动物学家彻头彻尾地搞清楚了,那么这个动物学家也就不单纯是动物学家了。我们有必要尊陈桢先生为博物学家,他应当能和达尔文、法布尔,至少是布封同样驰名。他还很有可能是中国近现代唯一一位博物学家。
我真不知道,陈桢当时看过多少书。因为当时对金鱼的记录都零碎地存在于一些杂记里,什么《竹叶亭杂》记啦,什么《长物志》啦等等,都是支离破碎的描述。光用脑子想到这些书里可能有关于金鱼的记录,就很不简单了,再把他这些片段串联起来,就更是烦琐。而这一切的工作都只是为了证明“金鱼是从野生鲫鱼演变而来的”这一句话。在陈桢之前没有系统、准确地介绍金鱼发展史的书籍,但在他之后,金鱼的书籍却如雨后春笋一样勃发而出,陈桢成了多数人的抄袭对象,就如同绩差班里唯一的三好学生。现在有关金鱼的书籍大概已经出版过300种以上,这还是那些含正规书号的,如果加上非法出版物就更多了。这些书有金鱼业者写的,有民间爱好者写的,也有科学家写的。但只要你读关于金鱼发展历史的部分,其内容都很难超出1956年版本的《金鱼的变异与家化史》,什么丁延赞啦、什么岳坷啦……。养鱼的人和爱好者抄袭陈桢总结的金鱼发展史部分来丰富自己的书,到也说得过去,毕竟人家不是搞专业科研的,不靠纳税人的钱发工资。可科学家们就太让我们汗颜了吧,难道这么多年来我们就真不能再从别的古籍中找到一些金鱼的蛛丝马迹了吗?还是我们实在没工夫看书了?我们是否该在找找陈祯没找到的东西呢?至少要一代比一代发现得多。不能老抄上代人的,万一哪天漏抄了一小段,那不就成了倒退了吗?我曾在一个海洋馆里向一位科学院的鱼类学博士请教过一些关于某些鱼的问题,博士当时勃然大怒,斥责我说:“你以为鱼博士就什么鱼都认识了吗?”我嬉皮笑脸地回答“我不是博士,但至少我还都认识这些鱼。”他转而表扬我说:“因为你是爱好者啊,干事情,往往爱好最重要”。我心想:你不爱,你学它干什么啊?干专业都干成国家高级知识分子了,人生目的还是赚工资啊?由此推断,当时的陈桢很有可能也是一个金鱼爱好者。

二、聪明的日本人
征服支那人,光靠武力是不够的,要向他们宣扬大日本帝国的文化——斋藤《小兵张嘎》
每当亚洲的国家举办有关观赏鱼的比赛时,都会有几个日本人被邀请而来,包括: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都是日本评委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在那里,有超过国内幸福指数几倍的招待,主办方一般都能管吃、管住、管玩,有时还管嫖(多数日本人好这口儿)。而且,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他们一般都能当主宾,并在评选上提出具有决定性的意见。就金鱼而论,他们已经征服了包括中国台湾在内的整个东南亚地区,这些地方的人们都认为日本兰寿是最名贵的金鱼,就连大洋彼岸的美国人,这两年也开始认为日本兰寿是最名贵的金鱼,而中国兰寿则可以是这种鱼的廉价替代品。
日本金鱼真比中国金鱼好吗?这个问题大多数中国专家都不认同,当然也没有人非要义愤填膺地站出来抵制日货。客观地看,因为两国的历史文化不同,所以金鱼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毕竟所有金鱼都是人为物种,想让金鱼变成什么样儿?关键要看饲养者的心情、文化和对美学的理解。养金鱼就像捏泥人,你觉得怎样好,就可以怎样捏,捏好了就是艺术品,捏不好咱们从来,没人因此惩罚你。但是,金鱼同时也是一种商品,其能产生贸易价值。尤其卖到国外,赚的钱就更多。
只要了解一下世界观赏鱼贸易的现状,就不难知道,中国是亚洲最大的观赏鱼消费国,在全世界的地位也仅次于美国列居第二。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的龙鱼场如果没有了中国市场,基本上全得垮台,这是许多渔场主都承认的。所以现在,龙鱼场现在给中国贸易商供货的方式越来越优惠,甚至可以“扎货”。日本出产的锦鲤和金鱼也急切地需要在中国市场出售。但锦鲤遭了闭门羹,原因的鲤春病毒。由于鲤鱼是这种蔓延极快的灾难性病毒的主要携带着,国内进口任何鲤和鲤的亚种以及变种都有严格的审批检疫制度,大多数人是不能够光明正大地,利用合法手段从日本引进锦鲤的。很多锦鲤贸易靠的是地下操作的,也因为是地下操作,数量就不能多,多了就容易被发现。贸易数量少,赚回来的钱就少,况且中国还有遍地开花的国内锦鲤养殖场参与市场竞争。
锦鲤走不通,那就来金鱼吧,因为鲫以及其亚种、变种的管理不是那么严格。金鱼还是日本观赏鱼养殖仅次于锦鲤的项目,并且有很多与锦鲤通用的附产品可以销售,饲料啦、消化细菌啦、复合细菌啦等等。要想卖得多,就必须要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数亚洲国家认可日本金鱼;要想卖的贵,就必须要让人们知道日本金鱼有多么好。怎么办呢?我们都看过聪明的一休吧。大多数日本观赏鱼业者就是坐在家里,挠着脑袋,咯叽咯叽咯叽地想出了办法。他们还有很多可参照的榜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天皇御用的摄影师天野·尚先生。
就我和天野·尚的接触,他应当是个思想敏锐的商人、商业模式的教父以及他本人观点的神棍。他有一种在这个行业里非常实用的商业模式——先做文化推广,后卖东西。凭借这种模式,他的商品征服了除中国大陆之外的亚洲大部分地区(中国大陆主要是生产了许多仿制品),以及欧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他知道:观赏鱼虽然以水生动植物为基础和表现形式,但这个行业的灵魂是文化,这个行业的产品非实用必需品。所以,你想要卖给人家自己的产品前,先要让人家充分了解你提出的文化思想,甚至给一些人小小地洗下脑,让他们知道你所说的就是最美的。我建议大家都读一读《乔布斯传》,苹果教父之所以能让iphone首发时的购买者从西单一直排队到民族宫,凭借的也是这个理论。很神奇,乔布斯的禅宗导师也是一位“一休哥”
看看之前几年的文化平台,就不难发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时雄谷孝良就开始在他被翻译成中文的金鱼书中谈到“中国人追究品种的多,日本人追求个体的美”。从此以后,以日本兰铸为代表的日本金鱼鉴赏标准开始在中国的许多业内文化载体上逐渐推广开来。日本观赏鱼业者则用商务补贴和产品赞助的方式,支持着各国爱好者宣传日本观赏鱼的文化。相对来讲,中国金鱼的鉴赏标准在那个年代里还没有被广泛传播,人们还不知道到底怎样是美,更别说拿到国外去宣扬了。于是,日本文化占了主动权。直到这几年,才有一些精英的爱好者将一些品种的鉴赏标准发表出来。
在文化产品的推广上,日本人是聪明的,不但比中国人聪明,比其它国家人都聪明。美国人对多种犬和猫有全套的鉴赏标准,但在国内,如果不是搞专业的人是不知道的。为什么?美国人不会宣传。德国人有全套的孔雀鱼和七彩神仙鱼的鉴赏标准,国内完全知道这些的人不超过10个,为什么?德国人不懂炒做。荷兰人有许多种花卉的鉴赏标准,还有金丝雀的评选方法,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呢?为什么?荷兰人还没有意识到中国这个潜在的大市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人意识到了中国这个大市场,但由于他们和他们的鱼天赋与文化都不够,导致亚洲龙鱼的鉴赏标准总是枝言片语,而且还“黑”话频出,比如“鳞匡”就根本不是科学的叫法。所以,我们不得不赞扬“一休哥”你高,实在是高。

三、我需要个好鱼盆
我们之所以不进行自主研发,只是仿照国外水族箱的样式稍加改动生产自己的产品。是因为在国内,如果你研究出一个好产品,不出一年就会有大量的人效仿你制作同样的东西。而他们的产品没有高昂的研发成本,因此价格更低,就会在市场上挤垮我们的产品。——某水族箱企业董事长
从热带鱼引进到中国后,一直到2010年前,中国金鱼在本国的发展的确有不景气的一面,并不是这些年的鱼不好,而是出现了一个普遍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在日本出现得更早,并也一直影延续到了现在。那就是水族箱开始逐步代替鱼盆。
养观赏鱼是一项社会化的人类活动,因此,他必须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早先的金鱼培育出来就是为了在盆里饲养,从上向下看非常漂亮。为了追求从上向下看的完美视觉享受,人们还刻意挑选保留了蛋种金鱼。一直到现在,国内外知名的金鱼品种多是蛋种的。然而,玻璃产业的革命,从西向东地席卷了全世界,玻璃水族箱越来越适合人们饲养观赏鱼,而且它现在的价格已经落到了所有养鱼人都能接受的地步。如果你从大街上随便拉过一个人,送他几条金鱼,他最先想到的肯定是买一个小水族箱去饲养,而不是买一个虎头盆。可是水族箱压根就不是为金鱼发明的,它的发明人珍尼特·鲍威尔是个海水生物专家,而aquarium的命名人戈斯则是个蕨类植物爱好者。而且这些年来,没有任何人为金鱼特意的改造出专用的水族箱,我们现在可以买到龙鱼专用箱、海水专用箱、两栖专用箱、水草专用箱,就是没有金鱼专用箱。
生活节奏在加快,就中国人来说,大多数城镇人口已经搬进了单元楼房。原来摆放在院子里的瓦盆、木盆,肯定不适合摆放在客厅了,因为你用什么样的家具搭配它们都非常不协调,而且这些东西还经常渗水出来,搞脏地板。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都要上班,当你朝九晚五地疲惫了一天后,还怎么有耐心坚持不屑地给金鱼换水呢?但是鱼盆没有过滤器,不换水,水就要臭掉,特别是在阳光不充足,空气不够流通的单元楼房客厅里。
大多数现代水族箱都配备有过滤器,只不过它们的大小,性能有差异。但是,过滤器的最基础作用是能让箱里的水流动起来,流动起来的水就能溶解充足的氧,能让一些有益的微生物在水中生活繁衍。所以饲养在水族箱中的观赏鱼要比饲养在盆里的让人省心得多。
实话实说,大多数金鱼放到水族箱里侧面看,都没有俯视优美。这还是针对金鱼自身的对比。假如和那些天生就适合侧面欣赏的热带鱼比起来,金鱼就很难被多数人接受了。有人认为,是因为金鱼肚子大,侧面看上去太臃肿了,所以有人不喜欢它。其实不是,看看血鹦鹉、再瞧瞧球红箭,大肚子的热带鱼比比皆是。这些鱼的祖宗还真不是大肚子的,是人们刻意将它们培育成了大肚子。人们并不全讨厌大肚子,反而有的人很喜欢。但谁也不喜欢从后背到肚皮颜色花纹越变越浅的侧面观赏鱼。金鱼的祖宗是鲫鱼、锦鲤的祖宗是鲤鱼,它们都继承了老祖宗留给他们的过度色外皮。就是后背颜色最深,肚皮颜色很浅,身体从上向下,一过了侧线颜色就不鲜艳了。于是即便是价值100万的锦鲤放在水族箱里看,其肚子也犹如一块脱了色的大发糕。金鱼也同此理,但实话实说,以前日本金鱼的颜色普遍比中国金鱼的深一些,特别是红白的品种。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热带鱼引进日本的时间要比引进中国的时间早几十年年左右。早在100多年前,日本就向巴西等南美国家大量移民,当时的南美许多国家刚刚开始独立,他们大多地广人少,为了建设本国的四个现代化,向许多国家提出了希望移民的邀约。欧洲人大多不稀罕旅居南美,而日本人则欣然接受。因为当时日本国内的人口压力很大,再加上他们就4个大岛,地方太小了,所以移民是减轻国内压力的最好办法。那时候,成群的日本移民拉家带口地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太平洋,为减压、传人种,拉美走一趟”,来到智力、巴西等国定居下来。要知道,最早作为观赏鱼的热带淡水鱼就是从南美洲发祥的,移民的日本人定居了几十年后,就效仿欧洲人开始向母亲国输送热带观赏鱼了。日本二战期间的裕仁天皇不但是个战犯,还是个鱼类学家(实际上日本好几个天皇都是搞鱼类学的),他亲自命名过200种动物。他最崇拜的人是拿破仑和达尔文,20岁的时候就游历全欧洲。受到西方的影响,他还和许多欧洲国王一样喜欢博物学收藏,到处搜集珍惜动物和动物标本,于是南美洲丰富多彩的热带鱼很快就感染了上至天皇下至百姓的大多数日本人。日本金鱼养殖者在国内市场上率先感到了五花八门的热带鱼对金鱼的冲击,他们意识到:不能再追求品种和花色的繁多了,就当时的情况看,即便你把金鱼品种培育得天花乱坠,它们之间的形态差异也不可能比神仙鱼和孔雀鱼之间的大;即便付出最大的努力,也不可能在金鱼身上得到孔雀鱼的嫩绿、七彩神仙的沽蓝和慈鲷鱼的紫色(品红),鲫鱼身上压根就不具备那种细胞。怎么办,干脆我们就搞红白二色吧,顶多再加点儿黑,但只要能把这三个颜色搞鲜艳了,也能挽回一些市场。于是他们弄啊弄,的确有了一点儿成效。但到现在,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日本,饲养水草和海水观赏鱼的人还是要比爱好金鱼的人多,即便他们认为兰寿是他们的骄傲,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在家里饲养小丑鱼(此处论据是岳嘉庆先生考察日本水族学校和在天野尚北京演讲会上我对老天的采访得到的)。
中国金鱼面对这个问题,要比日本晚很多,实际上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显现出来。就李振德先生提供给我的一份1956年北京东单金鱼店销售记录上看,热带鱼是紧俏货,而当时的金鱼不论是销量还是价格上都没有热带鱼高。即便这样,当时热带鱼对金鱼的影响还不是太大,因为玻璃一直很贵,当时得到玻璃水族箱要比得到一个瓦盆需花的钱多。印象中,从收废品的人不再收碎玻璃后,中国玻璃的价格才大幅落下来。所以大多数人家还是在院子里放几个盆,养金鱼。到了80年代末,热带鱼和玻璃鱼缸开始发展起来,因为初期的过滤器在中国出现了。电动过滤器出现以前,用玻璃鱼缸养鱼和用盆养鱼从实用上区别不大,实际上,瓦盆因为具有一定的透气性,还要比玻璃缸里的水质更稳定些。但只要你喂食后两天不换水,不论是盆还是缸里面的水都是浑的。过滤器改变了这个时代,人们更青睐玻璃鱼缸了,因为至少它里面的水总是清澈的。
现在的复合过滤器已经完全可以将水保持在很好的状态,绝不是瓦盆的那点儿透气性和上面附着一些绿苔能比得上的。如果不考虑金鱼平时也吃一些盆上藻类的元素的话,传统的瓦盆比水族箱更能得到优良水质的说法已经是一种迷信了。然而再好的过滤器安装到瓦盆、瓷盆和木盆上都显得格格不入,而且一下子就把家居摆设的美感破坏了。我看过很多人在盆上架一组滴流过滤器饲养金鱼的,它很实用,但非常难看,暴露的管子让家里感觉十分凌乱。虽然已经有人开始出品在瓷盆底部安装小型内制过滤器产品。不过金鱼太能拉了,他们的粪便很粗大,很容易阻塞内制过滤器,让过滤器内部缺氧,使消化细菌死亡,败坏水质。对于金鱼来说,充分让水与空气接触,并能方便清洗过滤棉的滴流或溢流过滤器才是最佳选择。这种过滤器可以藏在水族箱上部的盖子下,也可以放在水族箱下部的柜里,但却很难和鱼盆巧妙地衔接到一块。
所以,鱼盆该革命了,我需要一个好鱼盆。
它能让我从上部欣赏金鱼的飘逸和美丽;
它能具备一个强劲有力的过滤系统;
它能巧妙地将水管、电线和过滤盒隐藏起来,即使放在客厅里也美观大方;
它还要尽量没有噪音,防止晚上因为水流的哗哗作响让我无法入睡。

四、琉金、泰狮和改良寿星的成功
金鱼之所以现在不受重视了,主要是它需要俯视欣赏,过去人用“鱼浅”来欣赏金鱼,现在人用鱼缸了,所以从侧面欣赏的热带鱼和海水鱼更受重视。——马未都
上面的话是2010年五一期间,我于马未都在北京电视台做一当花鸟鱼虫的节目时他说的。马先生是古董专家,但不养鱼,在节目里他讲与鱼有关系瓷器(鱼盆、鱼浅儿)的收藏和文化,我则补充金鱼部分的讲解。他虽然不懂金鱼,但也准确地给出了一个大家现在为什么不爱养金鱼的准确定义。
相信,大多数金鱼业者也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和我在上面所想的不同,多数人不是对饲养器具和赏器进行革命,而是把鱼给革命了。
琉金、泰狮和改良寿星就是明显的代表。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个头大,体幅高,适合侧面欣赏。所以它们成功了,每当我走进一个金鱼店,问到什么鱼卖得最好,老板的回答都是琉金和改良寿星(国寿),今年又加入了泰狮和元宝狮。
琉金是每一个金鱼爱好者都了解的品种,它的来龙去脉比我说得清楚的人有的是。改良寿星就是大家所说的国寿或称中国兰寿,之所以我使用改良寿星这个词,养金鱼这门功课里我师从李振德先生,他喜欢这样评价这种鱼。他曾给我看过许多上世纪80年代与福州、广州两地花木公司业务往来的寿星鱼照片,在那个年代里,蛋种有头瘤的金鱼一般就是北方的虎头(就是所谓的王字虎头)和南方的寿星,另外限于中间形式的还有江苏地区的狮子头(应当是现在虎头的原形)。他不太赞成使用中国兰寿这个名词,是因为中国的寿和日本的铸(原音念zhu)有完全不同的意思,这一点在他古稀之年的新作《感悟金鱼》里进行的特别的阐述。郭志泰先生也曾笑言,兰寿如果音译过来应当是“懒猪”。而现在的国寿是福州金鱼前辈通过对原种寿星的杂交改良得到的。所以,我比较喜欢“福寿”这个名词,因为这种鱼就是由福州业者改良出的寿星金鱼,也就是福州的寿星鱼。福寿既有地标作用,又代表了中国人“福寿双全”的美好寓意。2011年,去福州市海洋渔业局的时候,我曾向陈国生主任建议马上牵头注册“福寿”商标和商品名,他们觉得我的建议很好,准备报给市委。但查询了才知道,福寿这个词用在商品鱼商标上已经被罗非鱼的一个优良种率先注册了。于是我建议注册“福寿金鱼”这个词,并承诺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帮助联络农业部的相关职能部门去考察调研,然后我就回北京了,不知福寿金鱼的注册现在进展如何。泰狮和元宝狮我了解得很少,因为每年往祖国南部沿海跑的次数并不多。但今年的北京鱼市上元宝狮可是大大的火了一下。这两种也是适合侧面观赏的金鱼。
好奇心,让我不得不去探索一下这类鱼“火”了的奥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这些鱼是为数不多的适合侧面观赏的金鱼。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和风水装饰有很大的关系的。
2011年底,我应业内部分行政和科研单位的之邀,策划关于风水鱼的文化由来文案。走访了许多风水鱼的生产者和销售商,其中主要是亚洲龙鱼、花罗汉和血鹦鹉这“三大家”。在采访血鹦鹉商户的时候,不经意地从他们的抱怨里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前几年鹦鹉根本不愁卖,只要是新买鱼缸的人,一般都会买几十条回家,放在客厅里,有的放在商店里,红红火火,圆圆满满的,人们认为很吉利。这两年鹦鹉(销售)开始下降了,主要是有了更容易饲养的替代品,就是那些大金鱼”某商户说。他说的大金鱼指的就是红白和红色的短尾琉金。于是,我又走访了一些商店、酒店和会所,发现的确原来饲养一大群鹦鹉鱼的水族箱,现在有不少都开始养琉金了。那么就让我们来对比一下,现在琉金相对鹦鹉鱼的共同处和优势吧。
第一,           琉金和鹦鹉鱼都是人工培育出来的体形高、大肚子的鱼,在风水学上看,这种鱼最适合吸财。
第二,           琉金和鹦鹉鱼都是生长速度快,而且个体能超过20厘米的鱼,这非常容易吸引过路人的眼球,是猛眼一看很震撼的观赏鱼。
第三,           琉金和鹦鹉鱼都吃饲料就能活,好饲养,不用刻意准备活饵或冷冻活饵。
第四,           琉金比鹦鹉鱼更好养,在同等过滤设备、同等饲养空间里,琉金可以饲养的数量和鹦鹉鱼一样多,但冬天的时候琉金不用加热设备。
第五,           红白琉金和红琉金的红色比较稳定,基本上总能保持一般的红色度。而普通鹦鹉鱼一旦离开了增色饲料和黄水,它们就变成粉色或白色了,毕竟它们的父亲和母亲都不是红色的鱼。
第六,           它们的价格都不高,北京市场上15厘米血鹦鹉鱼大概40元一条,琉金则不会高于30元,在价格上琉金更占优势。
第七,           它们都是非常好养的鱼,不需要耗费饲养者太多的经历。
经过以上7点,琉金如果作为风水鱼,已经完胜了血鹦鹉,当然它现在也许还不能战胜血鹦鹉的升级品种——金刚鹦鹉、红财神和金刚财神,但后三者实在太贵了,人民大众消费不起。相应来讲,福寿和元宝狮的崛起也许会对后三者造成冲击。
但,好象有点不对劲,琉金的成功,也许不能证明金鱼的成功吧!这只能说是风水鱼新品种的成功。因为它们在市场上目前打败的对象并不是某些金鱼,而是血鹦鹉啊。它的销售业绩来源于多数观赏鱼共有的文化,而不是特有的金鱼文化。后来,我在一次关于观赏鱼出口贸易的研讨会上得到了一些消息,以琉金为代表的金鱼主要出口地是东南亚各国,特别是以华裔为主的国家。而欧洲和美国市场还是更看中一些传统品种的金鱼。地球人都知道,居住在南、北回归线中间的亚洲人,是最信仰风水的人类,所以,现代琉金取代血鹦鹉,以及花罗汉,在这些地区成为最大众的水族消费品的趋势已经基本形成。但,假如哪天花罗汉或者某几种热带鱼一杂交,又出了新的肥大风水鱼品种,这些金鱼是否会同当代的鹦鹉鱼一样被市场所冷落呢?

五、过去只是个传说
我们常常有一个误区,在谈到传统文化的时候,往往都认为死了的要比活着的好,死的早的比死的晚的好。——相声演员郭德纲
这两年被传的最神话的金鱼品种,要算老北京的虎头和鹅头红了。我也被此吸引,大多数人都在说现在的鹅和虎需要复壮,和以前的差很多。出于做一些文章资料的需要,我一直在搜寻文化大革命以前的鹅与虎的资料,特别是图片。不过结果很另我失望,资料很少,而且那些图片上的鱼也不比现在的好到哪去。关于鹅头红传说中最具神奇色彩的人物就是刘景春先生了,这位神秘的老先生给了我们无数遐想和探索的欲望。幸运的是,我是彻头彻尾的北京人,从小就养鱼,所以能认识很多北京起步很早的水族商,以及爱好者。我和7位曾经去过刘先生家,亲眼见过那几盆鱼的人了解过情况,得到的结论都是:“其实当时的鱼和现在的鱼区别不大。偶尔会有好的出来,但和现在的成材率也差不多”。更重要的是,作为鹅和虎的重要繁殖生产场所,北京花木公司金鱼场,也不是各各都是好鱼。比如,大家在公众情况下看得最多的历史鹅头红图片,就是1984年李振德先生在美国纽约组织中国宫廷金鱼展时高价卖出的那一对,那对鱼真好吗?我师傅告诉我:“其实都有严重的暇茈,你想想,那时候谁舍得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带外国去啊,去了就回不来了”。当时渔场里确实有比那对鱼好的,但达到极品标准的也少之又少的,大多数要么肚子染了,要么头起不来,而且当时在东单鱼店里,这两种鱼也没比别的鱼贵多少,照样每年有很多拨子按斤处理。
因此看来,现在的鹅和虎也没怎么退化,只不过前几年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养殖的人少了,一直没有人继续改良它们,鹅和虎保持了以前的形态和正品率,才让我们觉得现在这些鱼好像退化了似的。人生如流水,不进自退。好鱼种的发展也如流水,不进自退啊。相反,一些一直不断改良的金鱼品种,充分说明了现在中国金鱼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这几年来,金鱼品种越来越好看。在1990年前出版的金鱼书上的同品种图片和现在的品种对比,大家就不难发现,那时的珍珠怎么那么不圆呢?那时的虎头后背怎么都不平呢?蝶尾的尾巴怎么那么小呢?那时的红鱼怎么都是橘黄色的呢?我们再想想,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根本没有数码相机,人们拍照靠的是胶卷,拍摄金鱼尤其困难,一卷胶卷出不了几张能用的。所以,要不是好鱼,谁稀罕拍它浪费胶卷啊?所以,老书上的插图都是当时作者认为最好的鱼,这些鱼和现在的普通商品鱼对比都不足,可见当代中国金鱼是不断进步的,而且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过去的金鱼多数应当不如现在的。
有人说,过去有宫廷金鱼,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就我的考证,宫廷金鱼也未必比现在的金鱼好看到哪?主要可能是个头大。再有,宫廷金鱼的名字并不是明朝或清朝皇帝给命名的,即便是享受朝廷俸禄的金鱼徐家,在改革开放前也没想过自己的鱼叫宫廷金鱼。按照皇室规定,如果某种动物受了勋,可以叫皇室或皇家某某,比如热带鱼中的皇室蓝七彩神仙;大白熊犬又被称为法国皇家护卫犬等。如果是再低一级的牲畜则叫御用,如御马、御猫等等。所以金鱼如果在中国的皇朝时代被皇室认定了,应当叫皇家金鱼或御用金鱼,而不是宫廷金鱼。再有,宫廷金鱼应当是什么品种呢?就现在,我们对清朝皇室养鱼场地和器具的观察,应当也不是什么太娇贵的品种,但个头必须大。不论是故宫御花园里的大鱼缸,还是太液池、圆明园坦坦荡荡,这些又深又大的水体里,都不适合饲养水泡、珍珠、虎头什么的,这些细腻的鱼进到里面要么被刮坏了,要么就沉在水底上不来。而且,皇帝日理万积,根本没有时间研究什么鱼好什么鱼坏,在他一年可能仅有的几次赏鱼过程里,也只是一带而过,按常规讲,只要鱼够大、能看到、活跃、爱游、符合皇帝喜欢的颜色,就可以了。我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其实很简单,我的工作经常接触到国家部门负责水族这个行业(城市休闲渔业)的领导们。实话实说,领导们从来不养鱼,他们一天到晚开会还开不过来呢?要能有时间回家和家人一起吃了饭就是最大的放松了。去调研观赏鱼的时候,靠的就是我们给他讲解,然后把多人的意见进行分析,向上提交报告,向下提出规划。这也不能怪领导不亲身体验行业情况,我作为一个铁秆爱好者,自从从事了这个职业以后,也基本上没时间养鱼了。天天都看各种各样的鱼,但那条你也没时间养,哎~等退休再说吧。
那么宫廷金鱼的名字到底怎么来的呢?其实很简单,大家都看过赵立蓉和巩翰林的小品《太后大酒楼》吧!里面的台词可能大家还有印象,“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这酒怎么样?听我给你吹”。还有相声里说的,前两年“闹皇上、后来是闹太后,这两年满大街的跑格格”。从世纪80年代末到2000年前,宫廷这个词汇成为了很多商品的商标,主要是电视里老有以清宫为题材的电视剧,其中乾隆和雍正的题材最多。这实际是一种商标运营模式,用宫廷这个在电视剧里老看的神气名词,刺激消费者的购买。1984年美国的宫廷金鱼展,则是想让更多的外国人重视这次活动,因为在外国人眼中,中国最神奇的东西有两样,一个是工夫,一个就是宫廷。

六、好鱼是怎样练成的
你要自己不份鱼,你永远也没有好鱼,养鱼这行比的就是勤快,你只要懒一点儿,鱼就给你个样儿瞧——李振德
北京人常把养东西这项活动叫做“伺候”。比如养鸟就伺候鸟,养花叫伺候花,养鱼则叫伺候鱼,刚养孩子的时候叫伺候月子。这个说法充分证明了养东西肯定是要付出辛苦的,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很荣幸,我是天版《金鱼》一书的第一个编辑,我猜想应当也是第一个读者,后来天山来我这进行校对工作,聊天时他和我产生了很多共鸣,其中一点就是:鱼着玩意儿生活不能自理,全得靠你伺候它。
我仅仅刚饲养了不到两年金鱼,并在今年开春尝试着出了一把草,实话实说,那两个月真够类的。我推掉了所有出差和活动,保证每天都能下班回家伺候小鱼苗,就这样,因为喂食和换水的不够勤,也只剩下了几十条。好歹让我做实验是够用了,不过耽误了不少事。在我的印象中,金鱼的繁殖要比繁殖多数热带鱼更费人力(换句话说,养这东西不费钱,费人)。因为,有的时候你用不上电器设备,全靠人忙和。小鱼苗挂钉的时候,不敢用气泵,家里也没那么大的地方放几个盆,这样可费劲了,每天换水,还要尽量的温柔操作。在热带鱼的繁殖中,不论是七彩神仙还是更复杂一些的灯鱼,只要小鱼一出来就好办了。放一个小功率的水妖精,增氧并处理水,每天扔进一块冷冻鱼虫或冷冻轮虫,周末给他们换点儿水,你就等着看长吧。所以,金鱼累人啊!
还有,金鱼幼苗的挑选也很麻烦,热带鱼甚至海水鱼繁殖出来的幼苗,只要活下来基本都是正品(除孔雀鱼、斗鱼)。但金鱼就要挑好几遍,今年我没闹明白怎么挑,学了半天也学不好。因为他们小的时候都长差不多,挑残疾还好办。但为了减少饲养密度,就需要能预先发现哪些鱼未来不会成材,提早仍掉,这个很不容易拿捏。我不会,我知道有人会,这是应当推广的技术。
受到自己出鱼窘困的启发,在一次和某水产研究单位的领导吃饭时,我提出应当找专家向普通养殖户推广金鱼幼苗挑选技术,这才是金鱼培育的真技术。因为他们当时正在向周遍区县推广金鱼的养殖技术,但推广大会上只是浮皮潦草地讲了写一般水产常识。但是,这方面专家不多,也不好请,还有就是,这好象是很多人吃饭的本事,谁愿意到处乱说呢?
看来得到好鱼是真的不容易的,要能心平气和不受外界干扰的潜心伺候鱼,还要通过不断实验自己总结其中的核心技术,至少目前和以前都没有行之有效的金鱼技术培训班。


七、是艺术金鱼还是金鱼艺术
心理结构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艺术作品则是打开了的时代灵魂心理学。而这,也就是所谓“人性”吧?——李泽厚
我们都愿意说金鱼是有生命的艺术品,但这个艺术品究竟要表现什么呢?能说出个一二三的人就不多了。现在谈到金鱼的艺术性时,我们往往混淆了一个问题,比如多数出版物在谈到金鱼的美丽被人们喜闻乐见的时候,都喜欢把金鱼邮票、金鱼刺绣、金鱼书画罗列出来。这是个误区,这些东西都有人家原本的艺术类别,之所以把金鱼印、绣、画、描绘出来,只是该艺术表现的一个载体而已,艺术家们想通过这个作品来阐述一种自我的思想意境,并不是在给一个艺术品做拍卖前的标准照。而且,不管其它艺术怎样表现,它们都不能体现出金鱼之美的核心,那就是“它是活的,生长的,不停变化的”。
17世纪欧洲喜欢在花园池塘饲养金鱼的人,曾被当时的教会认为是异教徒,神圣罗马皇帝认为具有浓厚东方文化的金鱼可能都当时的教会统治造成影响。在德国人布隆内而的《水族馆发明史》中特意的提到了这点,并且有一段精准的文字说明了当时欧洲人怎样欣赏金鱼。“这种来自东方的小鱼,只要在池塘里饲养一个夏天,就能变成金红色……”。“变”这个概念对金鱼本身的美很重要,看一条鱼从青色变成红色,在科学还不发达的时代里,该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啊。还有大家常常举例的“今中都有畜火鱼者……
有人说现在的科学,在过去就很有可能是一种迷信或魔法,而现在所谓的科幻,在未来也很有可能成为实用科学。这就是发展变化,就像小学课本关于唯物主义的教育中所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也许,由于这种潜在基本规律的作用,我们生下来就更欣赏美丽而富有变化的东西。比如天上掉陨石,本身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因为流行雨瞬间既逝,大多数有都会惊呼好美好美。再比如,帝王将相们常说爱江山,更爱美人,为什么要在美人前面加一个更?显然美人相对与江山来说是稀缺资源,并不是因为江山内美人少,而是因为美人比江山的保质期短。一朝江山二十年不治理,也未必大乱,而一个美人只要是几年不去欣赏,恐怕就会人老珠黄了。
金鱼,符合了动态和变化的美丽,我们养金鱼都是为了欣赏它们活着时的美丽,若不然,按照相片制作一些树脂的玩偶其不简单实惠,只要翻模喷色做得好,艺术金鱼是很容易得到的。而这时,我们应当意识到我们所欣赏的是金鱼艺术而不是艺术金鱼。是金鱼本身颜色体型的不断变化和挂这一身美丽的颜色和零部件游来游去的样子吸引了我们。
我得到以上观点要归功于一条长尾蝶尾龙睛,南方可能叫宽尾龙睛。它有很薄很软的尾鳍,很舒展,从尾柄到尾鳍中间部分是红色的,再向下就呈白色半透明如薄纱一般了。从个人癖好上,我最喜欢这种鱼,因为它们游动的时候尾鳍就如在舞蹈。大多数朋友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为了在休息的时候更放松我们可能同时做两件自己热爱的活动,这样两项目在占用身体器官上不产生冲突。比如一边听京剧一边看金鱼,那就是我的享受了。那天,我正在听王海燕的全本《锁麟囊》,开场四平调“怕流水……”一起,我就暂转过头看了下电脑屏幕(网上视频),演员唱到“是谁将囊来买到……速换薛良再去选挑”那水袖一个舞得更觉得好看。后面部分不开屏幕了,因为到《春秋亭》一折,演员动作就没有了,只是听那旋律。于是看鱼,猛然大悟那蝶尾的尾鳍真如戏中行套的水袖,也是上红下白的,而且白的部分随着旋律在飘然舞动。这也可能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性,因为它们追求的美感是一样的。于是,我也像一休哥那样,咯叽咯叽的想了一会儿,找出了更多金鱼与其它艺术的共同处。
评书开脸儿“……左耳朵英雄花,右耳英雄胆,英雄不动它不动,英雄一动突噜噜乱颤”,这是绒球啊。“头带四棱方巾,上镶八宝……斜披英雄敞,上绣团花朵朵……”这是狮子头啊。京韵大鼓《探晴雯》开脸“面庞儿,桃花初放红似火……病身儿,展转轻翻说骨节儿疼”这是红头帽子啊。评剧“三笑”夏香开脸儿“……这佳人,喜盈盈,桃腮粉面,臊得通红……”这是软鳞樱花啊。不说了,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我喝的墨水还不够多,不能有效地归纳总结这个现象。
但我想:京剧行套本身不能算艺术品,但穿在演员身上一带动,就表现出了一种艺术形式,而演员则成了艺术家。我想金鱼也一样,鱼本身是鲜艳奇异外表的杂交动物,一旦被饲养者用高明的手法培育得灵动起来,就如同赋予了灵魂,那鱼便成了一种艺术载体。但,原则是它必须会动,死去的金鱼就如同做了抹布的戏服,什么价值也没有了。所以,与其说一些金鱼是艺术品,到不如说培育金鱼的人是艺术家,这些艺术家正在使用一种传承几百年的杂交动物,进行有计划的金鱼艺术表演。

八、没文化真可怕
消费者往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他们需要什么。——史蒂夫·乔布斯
对一个超级发烧友来说,金鱼、热带鱼和其它观赏鱼所体现出的自我表现力,和饲养他们所得到的享受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不会为一个更鲜艳的颜色而改变初衷。但广大的观赏鱼生产者如果仅依靠对发烧友的销售来生活,恐怕都得饿死。更多对观赏鱼了解不多的人们,才是最广大的消费群体。而在大多数人看来,血鹦鹉、红剑、红琉金、红小丑鱼、红鲤鱼都是能从水族市场轻易买到的红色品种。他们在挑选饲养对象的时候,选择的就是哪种个头大,哪种爱游泳,那种更便宜,哪种颜色更鲜艳一些。但是,还有比这更重要的,那就被文化引导的印象消费。
只要是搞过海水观赏鱼贸易的人都知道,在美国动画片《海底总动员》播出后,公子小丑(nemo的原形)一越成为了全球销量最高的海水观赏鱼,而且直到现在一直居高不下,供不应求。即便不养鱼,也根本不了解水族的人,只要在水族箱里看到这种鱼,都会欣然地叫出,这是小丑鱼。这就是文化传播对相关产业的重要作用。而这种促成销售的文化不是靠消费者自己想出来的,他们原本就不关心这些,也没有必要关心这些。你也不能守株待兔地等着美国人再给你拍一部《鱼缸总动员》,不现时。能帮助商品生产者完成商品文化树立的人只有商品生产者本人,因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产品。
《海底总动员》全片反映了一种向往自由的观点,主题歌中“想飞,越过海洋,让梦,穿越时光……”。也许就唱到了许多人的心坎里,激起了心灵的波纹。于是,nemo似乎成了一种有个性的鱼,它成了鱼类自由革命的领袖和代名词。其实,小丑鱼根本不懂这些,它们的脑仁儿还没有小米粒大呢,表现不出这么复杂的情趣。设计nemo精神的是人,相信精神的还是人,无意或有意的,这种鱼出名了。
承载着浓厚中国文化的金鱼,却没有被认为是一种文化产品。一直以来,它就是被在古代被当成街边玩意儿,现代是一个特种经济鱼类。它们被放在凌乱而潮湿的街头、鱼店里出售,没有人在乎是否应当对消费者讲解一些诗情画意的知识,更没人愿意为金鱼做相关的文化宣传。好不容易,前两年有个国内动画片《小金鱼大战赖皮蛇》,我本以为这是一个能唤其人们重视金鱼文化的事情,谁知道看了两集心就凉了。那金鱼整个一个变异了的蚕豆,而且还和海水鱼类生活在一起。摆脱,编导人员能不能有点自然科学常识呢?或者自己养几条鱼看看,这片子可是给小朋友看的啊,误人子弟啊。无独有偶,前年我在张家界考察大鲵的时候,看了当地保护中心制作的动漫,那大鲵宝宝的形象还是让韩国人帮设计的,整个一个夜叉,一点中国式柔美和包容都没有了。为什么不像画《大闹天宫》《金刚葫芦蛙》那样创作小金鱼和大鲵宝宝呢?为何不介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呢?显然,在这个行业里文化是多么的稀缺,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多读读古人的书,不要人云亦云,要始终惊醒,没文化真可怕。

九、产业、产业、产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某工作总结:“今年我市金鱼产业,在市相关领导的关心下,突破了饲养面积5800亩大关,新扩展水面2000亩,产出金鱼1亿3千万尾,预计市场价值2000万元。在全市渔业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我市金鱼产业有望稳步发展,明年计划再新增养殖面积3000亩,到2013年,突破万亩大关……”。
在许多行业指导单位看来,养金鱼和种水稻是一回事,只要不断地宽大基础面积,产值就能不断提高。而这就能代表本产业在某个地区发展得非常好。特别是遇到一个新兴产业时,总是喜欢盲目上马,不搞清产业的性质,就迅速将起做多。朱容基刚当上副总理时,考察各地家电产业时就曾说:“……各地方不要总增新项目的投资,先要把老项目所积压的产品销出去,特别是家电。如果老产品还在那堆积着,还投新的工厂,扩大产量,那不是越生产越穷吗?更重要的是,希望各地领导班子认真总结,引进新人才技术,开创出优质并有民族特色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得住脚……”。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在来访中国前曾扬言:“我不相信97年香港能归到中国,这一个只会生产肥皂和电冰箱的国家”。
这些问题,在当代某些地方关于金鱼产业的发展上仍然存在,特别是2011年后,全国渔业工作会议上,以观赏鱼为主的“城市休闲渔业”被纳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渔业第四大支柱产业。于是,新产业一诞生各地拨款此起彼伏,纷纷相应“十二五”号召。我们拿这些钱干什么了呢?在农村,扩建池塘,让渔民放弃养罗非鱼养金鱼和锦鲤,只要你养我就给你补贴,在城市各地纷纷开办展会,一时间,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水族类展会最多的国家,2011年全国公有35次各种级别的水族展会。很遗憾,那些新扩建坑趟所产鱼苗,大多以16元一公斤的价格作为饲料鱼处理了。展会赔得更惨,除已有16年历史的中国国际宠物水族用品展外,其余展会全部亏损。有的地方为了能让展会开起来,不但不收取展位费,还反过来支付参展人出场费,大量的拨款就这样付之东流了。效果呢?因为这些展会没有观众,任何参展商都无法在期间得到自己向往的订单。
我们在推广金鱼这个产业的时候,真应当先学习一下邓小平老爷子的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看看我们现在用多么恶劣的环境饲养金鱼吧,如果有一些水泥池子的就算很好了,大多数农村用的都是土坑。于是,绝大多数金鱼都是坑秧子,论公斤地出售。这到充分体现了,它们来自与饲养四大家鱼和罗非鱼的坑塘。如果你问一些业者,为什么不使用小盆精养呢?他们回回答,照顾不过来,一个人照顾10个盆和10个坑的精力消耗是一样的,一坑可以养几千条,一盆能有几条。那么,假如我们把人工消耗降下来,让你每天只是付出很少的劳动来用盆养,你干不?怎么弄呢?用高科技啊。
工厂化水产养殖,在现代水产中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它能大幅提高产品质量,而且非常节省人工。我们面对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饲养箱时,每天的工作就是:先打开一个阀门,方掉脏水,再打开一个阀门放入干净水,最后给鱼投放点儿饵料就成了。许多高档食用鱼现在都采取工厂化养殖,比如大菱鲆,石斑、鳜鱼等。若是在10年前,工厂化水产养殖的设备还十分昂贵,但随着生产商的增加,现在购买紫外线杀菌、反冲洗沙罐、淡水蛋白质分离器已经不是什么奢侈的事情了,至少那一种也很难超过4位数了。有这么方便的东西为什么不用呢?不知道啊,那技术推广人员下基层的时候干嘛不跟人家说一声呢?
同样,如果我们把遍地办展会的钱拿到科研上来使用,也许有更多的好效果。比如:金鱼身体颜色的深浅和紫外线A365nm)有很大的关系,我曾用工业晒版紫外线灯对金鱼青苗进行每天12小时的照射,这些鱼要比其它鱼蜕色早,并更红一些。我想肯定还有更多能让金鱼品质更好的高科技方法等待我们去发现,诸如:控制光源、温度、水质、磁场、遗传、饵料等。我曾极力建议过某科研所给中国金鱼做一个全基因组测序,他们说那样花费太多,一个种要3~5万元,十个对比就要30万以上。我就问他,你们投一个展会最少是50万,干嘛不拿来做这个,只要分离出纯隐形和纯显性的基因样本,作为原始种保留。复壮和得到各种金鱼都会变得非常容易。上世纪,童弟周、牛满江以及伍惠生先生都曾尝试做过这方面的试验,但由于那时候计算机不发达,很多数据全靠人算,速度慢准确律不高。在计算机高度发展的今天,测算某动物的全基因组已经不是太高端的科技了。日本人已经把角蛙给“算计所以,他们现在出了薄荷、暴风雪、奶油等自然界没有的青蛙颜色,还出了长尾巴的红绿灯鱼。我们干嘛不搞搞呢?
也许,只有当我们能把基础的养殖、管理琐事搞到最轻松,才能让金鱼培育者腾出时间了经历想更高的艺术境界进军,而这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往往站在科技和人文二者边缘的东西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
1条评分兰寿币+500
蓝色港湾 兰寿币 +500 逐字拜读!难得的好文章!! 2013-11-23
离线枫林火山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2-07-13
看看
离线qq366782117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2-07-13
看看看看
离线妮啦啊岳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2-07-13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离线pcccdidi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7-13
说真的,太长了,没有看的兴趣
离线网上鱼家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7-13
好长好长好长的文章
离线dali6587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7-13
字太小!
离线金鱼石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7-13
共鸣!
离线lhh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7-13
看完了,不错的文章。
离线151719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07-13
说的很好啊,我看完了,很佩服啊,哥们,说实话有些老品种侧视也很漂亮,比如裙尾,这个基本不需改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