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124楼一竿老竹于2009-02-11 14:11发表的 : 6+ANAk
AFLP标记技术可产生较多的多态性条带,而且多态百分率较高.结果显示,红白兰寿和红白虎头之间的遗传相似度极高.每对引物扩增所得的遗传相似度为0.7632一0.8909.平均0.8387,与前人在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物化学标记及分子遗传学标记等方面的较多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红白兰寿和红白虎头墓因组DNA的相似性极高,遗传变异程度低,认为它们是同属蛋种鱼,并处于相似的分类位置。 这与一些日本学者认为红白兰寿早于红白虎头出现的说法不一致,笔者认为红白兰寿仅仅是日本人对红白虎头金鱼不断选择的结果,这也正是红白兰寿和红白虎头在DNA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并存有一些特异标记的原因。(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2008.3)
.......
H5p5S\g-) msG3~@q 这篇文章的全文我仔细看了。发表在《水产科学》2008年第三期。这篇分子生物学的文章其实最终没有证明他试图讨论的问题:虎头与兰寿的起源争议。后面我会细说。这种学术悲哀现在是很常见的:搞分子生物学的热热闹闹跑出了一些带,搞生物信息学编了很多计算机算法,却没有真正理解较为宏观的生物学问题……这个不多说了,我还是直接分析一下这个文章,相信大家会看懂我说的是什么的。
'a_s%{BJXg E0jUewG 而这篇文章,通篇就是两种材料,红白兰寿和红白虎头,最后就得出了一个它们之间相似性很高的结论(没有对照)。说句粗话,这有个屁用。本来都是金鱼,才几百年的分化历史,不做他这个实验我们都能说他们之间相似性很高,没有科学意义。最可笑的是引用他们文中的话:“说明……认为它们同属蛋种金鱼,并处于相似的分类位置。”这用他说?日本人也承认吧。又说:“这与一些日本学者认为红白兰寿早于红白虎头出现的说法不一致,笔者认为红白兰寿仅仅是日本人对红白虎头金鱼不断选择的结果”逻辑漏洞明显,他们说了半天就是两种的近似度,没有外群参考,怎么可能看出的谁先谁后?怎么就和红白兰寿早于红白虎头的说法不一致了?仔细看了通篇,也没有任何论证。
@ RX`> r{_ Lupy:4AD 简单说,他这个实验设计本身就做不了谱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