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2
  • 41033阅读
  • 175回复

从兰寿起源说开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ql980302
只看该作者 110楼 发表于: 2009-02-10
引用第94楼多福多寿于2009-02-10 13:31发表的  : wksl0:BL  
净整一些没用的。证明了日寿起源于中国的虎头又能怎么样?中国当下的虎头就能超过日本的兰寿啦?我不是说中国的月亮没外国的圆。而是感觉老拿祖宗说事就能显摆儿孙多有能耐似的?好汉不提当年勇,现在倒以提祖宗的勇为能事了。 MLr-, "gs  
其实,日本人对兰寿起源也并不统一,一说日本固有,二说从中国传入,对于后者人家也没觉得怎么自卑。 t0Mx!p'T  
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可是用来做鞭炮,传到了外国,人家却用来做枪炮;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看风水,传到外国,人家用来航海。这就是不同,不懂得知耻为勇,师夷长技,就等着自己争论后再挨打吧。
1_hW#I\'  
ml0*1Dw  
1、逐本溯源本来就是为了物种起源和进化的研究,过去是现在和将来的基础。 T]9m:z X9s  
2、研究本来就是玩鱼中的一种消遣。 PX2c[CDE^  
3、你的第三段全错了,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说法。
离线发燒友

只看该作者 111楼 发表于: 2009-02-10
引用第84楼浙江高峰于2009-02-10 12:03发表的  : |2{wG 4  
突然想起一句话:所有的历史都只是当代史而已,呵呵! [表情]  [表情]  [表情]
*/|BpakD<  
老板 !有动作嗎
离线超眩时空
只看该作者 112楼 发表于: 2009-02-10
引用第109楼六岁养鱼于2009-02-10 14:56发表的  :
这话有理,我曾调查过完全没养过鱼的人,给他们看我的国和日(以及网上的图片)大多认为国寿比日寿好!我想他们的审美是原始的和没有经过诱导的!
k?,1x~  
我也做过这样的试验,但恰恰和你相反!!我把精品的日寿和精品的国寿图片甚至视频资料,给我们班的学生看,日寿压倒性胜出。那些小家伙可不知道什么日寿什么是国寿,他们可不管你中国和日本,好看喜欢是第一的。
离线阿修罗

只看该作者 113楼 发表于: 2009-02-10
不是国.日谁强谁弱 x!5'`A!W%  
而在于文化底蕴的差异
离线浙江高峰

只看该作者 114楼 发表于: 2009-02-10
引用第111楼发燒友于2009-02-10 16:16发表的  :
老板 !有动作嗎 [表情]
zMj#KA1  
http://www.lanshou.net/read.php?tid=75840 +c(zo4nZ  
秘书,这算不算?
离线发燒友

只看该作者 115楼 发表于: 2009-02-10
引用第114楼浙江高峰于2009-02-10 18:45发表的  :
http://www.lanshou.net/read.php?tid=75840 pk^K:Xs}  
秘书,这算不算?[表情]
ba[1wFmcL  
比这更重要的事 !我的老板
只看该作者 116楼 发表于: 2009-02-11
引用第115楼发燒友于2009-02-10 20:22发表的  :
比这更重要的事 ![表情]我的老板[表情]
@\f^0^G  
老板装糊涂。。。秘书要加鞭
离线令鱼冲

只看该作者 117楼 发表于: 2009-02-11
引用第116楼心在灵性漫步于2009-02-11 10:44发表的  :
老板装糊涂。。。秘书要加鞭[表情]
(7*%K&x  
鞭策,鞭策
离线林海

只看该作者 118楼 发表于: 2009-02-11
对中国蛋种发头鱼的起源和演变,一竿老竹兄曾做过精心的研究 dG@%jD)  
z06r6  
“对金鱼系统而较为详致的著述,最早是明代屠隆(1543--1605)的《金鱼品》,书中对金鱼颜色的论述详细,但对金鱼是否有背鳍没有明确描述,殊为可惜。与屠隆同时代的张丑(1577--1643),在《朱砂鱼谱》中,对金鱼的背鳍也没有涉及,但两人著述中,鱼已有顶瘤凸现,而无背鳍的金鱼似乎已存在。(书中出现了金管、银管,清代的曲句山农在《金鱼图谱》中,对金管、银管的注释为“凡有管者脊如虾无鳍”)。 sd*p/Q|4  
    到了清代,对金鱼形态的描述更为详尽,不光顶瘤“高而厚者(《朱鱼谱.佛顶珠》),腮瘤也有了,比如《朱鱼谱》中对“点腮红”的描述:“两腮红点园(圆)而厚高者,名曰点腮红。拙园老人的《鱼虫雅集》中对金鱼的分类与名称更为芜杂,”鱼之种类不一,有蓝鱼,有翠鱼,有龙睛鱼,有文鱼,又名鸭蛋鱼.......蛋鱼嘴长者,养老出狮子头.......外有龙背鱼,只无脊刺.....”不足取。 " N-G1h?e4  
um jt]Gu[  
值得一提的是,在《朱砂鱼谱》中,在“金管、银管”之前,还提到了“金背”、“银背” s3z$e+A8  
我们知道,龙种鱼是很难以“背”作为品种称谓的,因此,“金背”与“银背”当指蛋鱼 nr95YSH  
或许,这也是傅毅远先生把“红蛋鱼”的诞生年代定为1596年的原因。 PRx8I .  
这种以成书时间而确定品种诞生年份的方法,本不尽科学,准确的表述应为:在1596年前既已存在。 (ceNO4"cZ  
`ZU($!(  
而“金背”、“银背”与“金管”、“银管”有何区别,我们尽可发挥想象力 C^O VB-  
是否就是起头与不起头的区别呢:)
[ 此贴被林海在2009-02-13 13:35重新编辑 ]
离线令鱼冲

只看该作者 119楼 发表于: 2009-02-11
引用第118楼林海于2009-02-11 12:12发表的  : >NO[UX%yP  
对中国蛋种发头鱼的起源和演变,一竿老竹兄曾做过精心的研究
“对金鱼系统而较为详致的著述,最早是明代屠隆(1543--1605)的《金鱼品》,书中对金鱼颜色的论述详细,但对金鱼是否有背鳍没有明确描述,殊为可惜。与屠隆同时代的张丑(1577--1643),在《朱砂鱼谱》中,对金鱼的背鳍也没有涉及,但两人著述中,鱼已有顶瘤凸现,而无背鳍的金鱼似乎已存在。(书中出现了金管、银管,清代的曲句山农在《金鱼图谱》中,对金管、银管的注释为“凡有管者脊如虾无鳍”)。 j:^#rFD4?  
    到了清代,对金鱼形态的描述更为详尽,不光顶瘤“高而厚者(《朱鱼谱.佛顶珠》),腮瘤也有了,比如《朱鱼谱》中对“点腮红”的描述:“两腮红点园(圆)而厚高者,名曰点腮红。拙园老人的《鱼虫雅集》中对金鱼的分类与名称更为芜杂,”鱼之种类不一,有蓝鱼,有翠鱼,有龙睛鱼,有文鱼,又名鸭蛋鱼.......蛋鱼嘴长者,养老出狮子头.......外有龙背鱼,只无脊刺.....”不足取。 "
.......
dV*]f$wQ  
古人称金鱼头中有金,无非幼鱼头部的菱形骨头颜色类似古时金子的成色, J}*,HT*  
金管,银管我认为只是鳍的软条的金属色泽而称为金管,银管。
[ 此贴被令鱼冲在2009-02-11 12:56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