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的这个时候,我路过北京东宇鱼市,不巧在一家鱼店碰到了一位仔细观鱼但又频频摇头的老人。闲谈中得知,老人出身鱼把式世家,后来进入北京鱼政管理下属的一个渔场,再后来从北京鱼政上退休。由于这样的经历,所以对北京的观赏鱼发展业内的事情知之甚多。 *Csxf[O
老人观鱼但频频摇头的原因是,鱼店中大部分出售的鱼质量不高,再进一步就是整个鱼市中也没有什么让人眼睛一亮的鱼。用老人的话说,这里的鱼同他以前亲手饲养的鱼真是差的太多。他在北京鱼政下属渔场的时候,那可是几百平方米的养鱼车间,几十个品种的观赏鱼,就连养鱼虫的池子也是十几亩的规模,每年的鱼有几万条供出口,等等。 9 *v14c%
当我问及渔场现在的情形时,老人却大有今不如昔的失落,说效益日渐低迷,幸亏他自己退休的早,还能够拿到退休金和老保。 YETGq-
老人说,效益不好的原因是国内渔场间的过度低价竞争,而培育不出好的品种。由于国内缺乏品种保护意识,导致从国外引进种鱼很困难。日本、泰国等国家的业主都不愿意把好的种鱼出口到中国,担心好种流出是一方面,更大程度上是不愿意看到自己精心培育的品种被胡乱杂交,然后一窝蜂地推向市场,最终搞得鱼在质量良莠不分而在品种上又是四不象的结果。像斗鱼、泰国虎、锦鲤等都是如此。 W!=ur,F+
老人的话让我很有感触。2006年在日本购买日寿种鱼的时候了解到,鱼主人在出售自己的鱼时真的很慎重,买卖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价钱,而是要看到买的人是否有能力、有实力去照顾好卖出的鱼。除去对鱼很有感情的因素外,跟重视血统的培育和延续有关。日本兰寿爱好家养寿的一个追求就是通过时间的探索来培育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血统鱼,而其他的爱好者对于这样的爱好家很尊重和爱戴。如东京石川家四代百年饲寿,其品系所以得名宗家,就是因为日本养殖界为了纪念其在日寿血统培育上所做出的开拓性贡献。宇野松仁先生在宗家血统鱼的基础上按自己的喜好又选育出具有发达头型和细腻鳞片的鱼,被尊为宇野系,在宇野先生过世后,日本出现不少宇野鱼研究会和爱好者,坚持不遗余力地保持和延续宇野系,这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南泽园。 v=&x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