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2
  • 6485阅读
  • 11回复

转贴-武汉猫狮之我见------下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77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5-09-24
三、饲养繁殖
金鱼的饲养繁殖是很大众化的,因此我不必把别人总结过的东西再复述一遍。这里只就猫狮,稍提一下我自己的观点,不一定正确。
很多初养金鱼的人往往很关心鱼怎麽喂食,因为“民以食为天”。但是不是这样,对金鱼来说最重要的是水体而不是食物。
(1) 水体
猫狮在金鱼中属于生猛的弱者,之所以这麽说,是因为猫狮平时看起来很强壮、活泼,但其实比较虚,不注意环境的话,容易突然出问题。不像龙睛类,看上去一般,但是生命力很强。
猫狮需求的水体环境,包括温度、光线、溶氧、水流、水质等各方面。武汉的气候冬季很冷、夏季很热,所以猫狮在温度上的适应性,应该是比较强的。光照不宜强,应该避免阳光直射。溶氧量我个人主张只要能保证鱼不浮头就行了,因为金鱼本身有腮丝分裂扩大呼吸面积和部分生理机能无氧进行的能力(后者鲫鱼并没有),如果一直生活在溶氧很高的环境下,这些能力会退化。古代先辈付出心血的驯化成果就会付诸东流。
猫狮的体型不适合太强的水流,这点要注意,一个强劲的过滤不等于强劲的水流。水质上跟据不同的条件和目标需求来选择就可以了。猫狮并不是一定要偏碱性水质的,对PH和DH值精确到某个数字,更有自找麻烦之嫌。
水体方面,特地说一下浅水。一般都知道养鱼需要宽阔的表面积,不需要很深的水位。这一方面是因为猫狮养殖厂为了节约,水位本身很浅,猫狮已经习惯。另一方面,是因为金鱼在水中的上下运动并不是*鱼鳔的冲放气来完成,而是*游动来完成的。鱼鳔冲放气过程缓慢,而且不由金鱼自由支配。那是个被动调节身体比重,以适应不同水层的功能。也就是说金鱼作纵向运动比作平面运动要多付出一个克服比重不同的力。而猫狮没有背鳍,又有头茸障碍,在水中不是流线体,作纵向运动时,肌肉的负荷比较大。因此水过深对猫狮不太有利。但是也不必神经过敏,一般人的饲养条件,很难出现水过深的情况。
(2)饲料
食物中的成分并不是被生物直接利用的,而是*吸收这些成分,来参与生物自身的营养制造。人类在这一点上特化得异常严重,因此不可以存有用人类对营养均衡的要求来推断鱼类的念头。猫狮实际上只需要吃一些很简单的食物就可以合成自己生长和发头所需要的大部分营养,这一点有好多例子可以证明,只要环境良好,喂很粗或者很单调的食物,鱼都能生长良好。至于可以增强头茸的蛋白质活饵和可以增色的饲料,这个只是传说,因为有很多时候实际上是绿水在起作用。
(3)繁殖
有一些外地朋友很喜欢武汉猫狮。但是得到几对猫狮后,却难以将这个品种在当地维持下去。我这里附图提出一种减缓近亲繁殖退化速度的方法,这其实也是培育纯系观赏鱼常用的“两线反交法”的简图。核心原则是:在得不到外系支持的前提下,避开同胎交配。
离线777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5-09-24
配图部分
离线777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5-09-24
四、未来前景

武汉的金鱼市场目前萎缩得很厉害,跟城市娱乐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很不协调。猫狮作为鱼商的救命稻草,被狠命炒作。但炒作的水平也就是到处贴图,说不出多少所以然。其结局将是可悲的。在鲜有人去提高技术含量,甚至连自己的鱼为什麽值那麽多钱都说不清楚的情况下。旧的一批养殖者被新的市场规律所淘汰将成为必然的事。

  不过猫狮作为一个被炒得很热的传统品种,还是有些新的体色品种在涌现的。传统的猫狮就只有橙红色一种,湖北有句话叫“红配绿(湖北发音--楼),丑到头”,所以前人为了和瓦缸、绿草相配,选鱼不是很红而是偏橙。不过后来为了顺应现代的简单审美需求选育了一些大红的猫狮。还有黑色的猫狮,不过颜色稳定的不多,一般是头年黑、次年变铁包金、三年就翻橙了。红白的猫狮可能是引进了许氏鹅头红的血统,颜色很绝,但通常头会差一点。软鳞的猫狮主要是蓝花狮和杏花狮,杏花狮从它的体色稳定度看,很有可能是引进了纯种日本樱花寿杂交出来的,不会是福建樱花寿。其他虎皮、纯白茶褐的一般是作为次品,偶尔也有养大了出售的。

下面是我对猫狮颜色的16系分类,很久以前就提出过,但未能如愿加以修缮完成,仅供参考:

1、素色系(含四个子系):真红(从红一色到黄一色的各单色,均可用此统称)、银白(白体,头茸浅黄也属于正常范围)、墨黑(纯黑,但腹部颜色多少都有些稍浅的)、茶褐(颜色依个体,或深或浅,但必须较为稳定)

2、红白系(含四个子系):丹顶(红色仅限头顶正中)、玉印(白茸现于红狮头顶正中,严格说应算真红系)、绯雪(头背红、腹面白,体侧色分明,鳍白)、旗逢(眼、吻、鳍、脊皆红,头体白)

3、异色系(含四个子系):包金(头背黑、腹面金,须稳定)、企鹅(头背黑、腹面白,侧色分明)、三色(白质,红顶黑章,硬鳞)、双色(红黄、青黑、蓝紫等过渡欠分明的双色)

4、软鳞系(含四个子系):蓝花(红头、蓝底、墨点的五花)、三花(白红黑,色雅,如江户锦的颜色)、虎皮(头背黑、腹面橙,色稍参混)、杏花(体色以白质粉点为主)

鳞片构造和颜色系统其实是紧密关联的两个部分,我这儿也说一下。

鱼的颜色系统一般有三层:色素层(包含红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反射层(能够反射光泽,如:蓝色、银色、彩虹色)、黑色层(会吸收所有颜色,位于组织最下层)。

而鳞片构造,主要有硬鳞、软鳞、珠鳞和逆鳞,和颜色系统搭配起来,又会形成“鹿子”、“黄金”等罕见品种。不过猫狮小鱼身上偶尔出现的珠鳞和鹿子花纹一般是保不住的,一龄以后就会褪掉。

另外逆鳞是一种逆向生长的鳞片,有时会在猫狮的背上或体侧出现,看上去比正常鳞要大很多,十分醒目。传说中的“龙鳞”,应该是指这一种。不过也有人把鳞片比较大、比较亮的狮头品种叫做“龙鳞猫狮”。

蛋背这个性状是隐性基因,因此相对于有背鳍的文种、草种,蛋种鱼的血脉比较需要人为保护一些。例如绒球,这个品种的“文”化,我至今耿耿于怀。

而蛋种鱼中短尾种的,比中、长尾的望天和水泡,通常要健壮、普及一些,较为受人欢迎。再说现在人的鱼缸一般是60-90厘米的比较常见,宽度也就3、40厘米,鱼的全长是缸宽度的三分之一以内,才比较游得开。为了避免虐鱼,也不宜养全长超过15厘米的家伙。所以我预计今后全长十余厘米的短尾蛋种鱼,应该是市场需求的主流。不仅是猫狮,龙蛋、绒球、兰寿、南京等短尾蛋种鱼,都应该去努力追求。
离线777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5-09-24
配图
离线亮魔兽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10-30
感谢,收藏了
离线橙圆星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1-25
   
离线必胜客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1-25
   
离线苏州阿豆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1-26
    收藏了啊好文章
离线clfls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01-26
   
离线roby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01-29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