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2
  • 18336阅读
  • 33回复

鱼事与人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林海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5-19
应颂版之约,贴两旧文。不好意思啦。

鱼事与人事(上)
       
小时候,一次喝牛奶剩了个碗底儿,瞅见小圆缸里悠哉悠哉的金鱼,心想,给金鱼喝点牛奶吧,让它们也尝点人间美味儿。牛奶在缸里徐徐翻腾,我则不知跑到哪里玩去了。次日,一缸的鱼全翻了肚。我傻了眼,莫非……不久,父亲又买回几条虎皮色的小鱼,这回我不再手痒,却依旧眼瞅着鱼儿们一一夭折,也就几盹觉的工夫儿。一怒之下,我跑到书店里买了本《中国金鱼》,从此这辈子就与金鱼难舍难分了。
头一回上鱼市,是个阳光明灿的夏日清晨。鱼市在一条河的堤岸旁一溜摆开,我挨着摊位转下去,又兜回来,不时躲到柳荫下,偷偷翻开“军挎”里藏着的那本《中国金鱼》,按图索“鱼”,或按“鱼”索图。到了晌午,才卖下几尾回家,一路托着袋子,瞧个没够:一对“墨龙”,一对“虎头”,一对“翻腮”,好像还有一对“鹤顶红”。我能叫出鱼的名字了,可仍旧不能让它们在缸里多住几日。
那时,逛鱼市成了我每到周末最盼望最开心的事,即使兜里没钱,即使天寒地冻,我也会在攒够四毛钱路费之后,跑到鱼市蹲上半天。日久,和鱼贩们混了个脸熟儿,他们说这孩子岁数不大,眼挺“毒”——看鱼看得准的意思。一个北风呼啸的冬日,我不知走了多少里路——那时我还不会骑自行车,越过了多少小桥河汊,才一路打听地找到一家远郊的金鱼场。在一间土坯茅草搭就的暖房里,见几个人点着烟,围坐在一小盆旁,咕噜地说着话。我想那盆里一定游着几尾旷世名品,凑过去一瞧,却是两尾土里土气的“青泡”(注:“青”指还未褪下鲫鱼本色,金鱼是由鲫鱼培育、演化而来的),还是“硬泡”(注:水泡有两种,一为软泡,游起来两泡摇摇欲脱;一为硬泡,泡小而不招人喜爱)。原来,这家鱼场是养红鲫的,也即西湖“花港观鱼”里饲喂的那种,批发时论斤卖。
后来,结识了一位卖鱼为生的老先生。先生剃着未修净的光头,背不驼,腰有些塌,双目炯炯。我曾提着几尾鱼到他家,让他教我如何辨别鱼的公母。先生眯缝着眼,食指指着鱼尾处:你看“分水”,像“桥母棱”的就是母的,圆溜的就是公的……可什么叫“分水”,什么叫“桥母棱”(故此处用音译),我只能懵懂地点头。先生十八岁当了鱼把式,养鱼整整养了六十年,可我拜访他时,他已经不养了。“老伴前年眼睛坏了,她怕拖累我们,就绝了一个星期的食,活活饿死了。以前都是我和老伴一起弄,她一走,我也没心气儿了,这不,池子都改养猪了……”我偷偷地望着老人,眼圈里分明闪烁出泪光了。先生小时读过几年私塾,背起《大学》、《中庸》仍让我惊讶,后来他还向我借中华书局版的《战国策》,说看古书,有味儿!想来,我已有十几年没见过老人了,不知他是否还活在世上,那两只虎头大陶盆是否还倒扣在房顶,几丛狗尾草是否还兀自摇影在瓦楞上。
又一日,我下班回家见鱼水发浑,隐约看到盆底有黄米粒大小的圆物,用手一触,才知缸里的一对红白虎头甩籽了。我连忙把亲鱼捞出,放入另一盆绿水中静养。正是黄昏,一束束柔明的夕光投撒进阳台。两尾鱼绕着缸壁,依偎而游,如胶似漆,悱恻缠绵。我屏着气,蹲看着,想起古语中所说的——琴瑟相合。可它们是多么疲惫啊,又是多么虚弱,仿佛已拨不动柔腻的水纹和水纹下宁谧的水声。不知为什么,我恍然觉得这人世之所以还值得留恋,并不是因为街衢上熙熙攘攘的芸芸众生,而是这些陪伴我的不知言语的小生灵们。
又过了一周光景,鱼籽孵出了小鱼。那针鼻儿大的蜷曲的脊椎体倏的一抖,破出卵壳,真是宇宙的造化。我把这小小的奇迹告诉给朋友们,一个女孩问我:“你说,小鱼是吃母鱼的奶长大的吗?”真有点《梦溪笔谈》的味道。   
工作之后,报社同仁渐知我是个鱼痴,班车司机更调侃我为“鱼阎王”。“鱼阎王”听起来唬人,细琢磨又有几分可爱。想自养鱼以来,从我手中游入黄泉的鱼儿不下百余尾,如果我们能在冥界相遇,岂不妙哉。而我若是“鱼阎王”,则又要长出鱼的形容。我决定奔着“虎头”的模样长。虎头是我最着迷的品种,我喜欢它的憨,它的拙,觉得有魏碑《爨宝子》的神韵。
读到这儿,您或许会有到我家看看鱼的念头,可真抱歉,我恐怕要让您失望了。迄今,我已有两年多未养金鱼了。其一是这两年生活颠簸不定,怕把鱼折腾苦了;二来家里的书越买越多,实在腾不出地方放鱼缸了。放在阳台吧,母亲又说水绿得快,有苔腥味,只好做罢。想我这一辈子,或许只有两个爱好不能割舍,一是读书,一是养鱼。北宋林和靖曾留下“梅妻鹤子”的典故,而我想在未享天伦之乐之前,也不妨以书为妻,以鱼为子了。
[ 此贴被林海在2007-04-26 16:57重新编辑 ]
离线林海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5-19
鱼事与人事(下)

上文说到,我有两年多未曾养鱼。那是段生计无着的日子,脑海里偶尔闪出曼妙的鱼影儿,转眼儿又被烦心劳神之事弄碎了。直到工作安顿之后,一日得闲,竟搜出了“中国金鱼网”,我的“鱼事与人事”才续了起来。
看着网上一条条美轮美奂的鱼儿,心自然痒痒的,可我并不急着逛鱼市,好像要把那份兴奋熬得再浓烈些,应着俗话,叫急火儿慢开锅儿。终究没忍多久,2003年初春去天津出差,知道那的虎头好,便抽空打听着跑到陕西道花鸟鱼市溜了一圈。两年了,第一次看到一只只圆头圆脑的小可爱在水里摇头摆尾,眼泪差点没掉下来。何况,天津爷们儿的吆喝又是那么逗趣而厚道,见我是北京来的识鱼的主儿,拿出了慷慨劲儿:“兄弟,你两尾虎头球儿你要拿就给25,咱玩就玩这要模要样儿的。”
捧着一对宝贝儿赶回北京,母亲见了都高兴,忙得帮我刷泥盆。注水、充氧,挪鱼,手艺回来了,眼泪又好几次要涌出来。除了鱼,我还带回另一件宝贝——一只“水妖精”,这是以前闻所未闻的物件,我准备拿它做泥盆过滤的尝试。
两尾鱼只是开胃。偏偏,当我正欲到鱼市大掏一番的时候,来了“非典”。那几个月憋得我坐卧不安,禁令一解除,我就直奔黑庄户,简直是野马回到了大草原。可卖鱼的说:“你咋早不来呢,城里人都到我们这儿躲非典呢,你还怕我们这儿搞戒严?”可不嘛,一池红头虎头没剩下几条像样的,我挑来选去,聊以自慰地拿了一对回家。
再一次去黑庄户,已是金秋。在观赏鱼厅,刚开张的一户竟有兰寿卖!兰寿,第一次见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日本人熊谷孝良所著的《金鱼的科学饲养》一书上,称其为“金鱼之王”。但那时兰寿尚译作“卵虫”,看附图,神态活像一只小蛤蟆骨朵,当时还笑日本人是“武大郎”的见识。待见到实物,已是1998年,上海江阴路花鸟市场,一只大瓷盆里游着几尾修长的红鱼,乍看似虎头,细看便觉有虎头不具的味道,腰束精谨、鳞甲周严,最奇的要数它见棱见角、宛如石刻的头型——回想起来,那时国寿还烙着日寿的影子,不像现在已活脱脱一个“福”字了得——听卖主叫了一声“兰寿”,才对上号。次年,我在北京买下一对,其时对兰寿仍只略知皮毛,按蛋种的标准挑的,尚存旧照,差强入目。而今则受到中金网的熏陶,也懂得“吻突”、“背幅”了。
和店主聊得起劲,便兴冲冲地搭上他的“摩的”,一路屁颠颠地跑到家中的鱼场。沿池子快步走了一趟,心花怒放!我挑了一对蝶尾,一对花寿,一个星期后,又跑去挑了一对红白寿——此鱼至今仍养在缸中,腰肥体壮,可作见证。见养主挺实在,便说:“我帮你拍几幅照片吧,贴在网上,也算推销。”“能行吗?”养主好像对网络很陌生,但仍心存期待,特地从大池里打了一大网,兰寿,蝶尾、皇冠珠子,各选几对。几个人围着,挡着明晃晃的日光,我摆弄着数码像机,手都直哆嗦,一是为拍,二是为鱼。
之后我发了贴子,向鱼友们介绍了这个掏鱼宝地,也就是后来北京鱼友络绎而往的明志鱼场。而我,也好像因此为鱼友所知,一通手机,仍是一句“是‘虎头球’(我的网名)吗……”听着亲切,也自觉有几分滑稽。
写到这里,才发觉这“鱼事与人事”的第二部,都离不开“网事”。每日上班,打开电脑后便会点入“中金网”,一挂挂一天,偶尔发言,更多的是看网上的各路神仙。你瞧这位,妙语连珠,一纸云蒸霞蔚:“金鱼,端始于佛家净土,流慧于民,百载至今,林林总总,有婀娜者,有厚重者,更有五彩琳琅之色分,盖言其色相也。鱼者,有其口,而讷于言,乃其隐忍包藏也;有其翼,而动之舒缓,乃其举止明礼也;有其眼,而迷离于方物,乃其思无邪;有其身,而任意沉浮于琉璃,乃其脱跳无碍,此四美者,金鱼之四德也。具其相,披四德,止于金鱼乎?与之为友,可谓君子乎?”这哪是谈鱼,分明是在谈咱中华文明的DNA呀。
若问说话者何人,有注者曰:“余翥者,棋盘子龙睛也。昔年网络金鱼大赛,一尾墨蝶美冠三军而折桂,得站长亲赠《金鱼图鉴》嘉奖,得之感慨而涕零,殷殷肺腑言犹在耳边。”好嘛,又来了位大仙。此人名仲君,中金网的元老之一“不死鸟”,善引经据典,言之凿凿。惜乎久居山东,一个金鱼的蛮荒之地,故每每只能饱眼福,过嘴瘾,看得我忍俊不禁。
天长日久,结识了几位网友。北京要好的几位,有“棋盘子龙睛”,“汉斯”,“深山小屋”等,一起淘鱼,侃鱼,吃牛肉面,品卤煮火烧里臭烘烘的猪大肠,不亦乐乎。而中金网人缘极佳的大苏打,虽常通电话,竟未曾谋面。如今他长住上海,只能回味耳廓旁那斯斯文文的声音了。大苏打是老北京,祖上做过晚清的翰林,养鱼有家世,说话有谱系,常有妙文在《水族世界》发表,不知此次南下,和上海的“hy”、“风之子”等几位接火后,会是怎样的海阔天空。
忽然发觉,再养鱼时自己正是而立之年,人生的风景蹉跎间日渐开阔了许多。而在对鱼的日日观照中,心态也不觉少了些浮燥,多了些安静。我想养鱼,最终养的是一个心境。为鱼魂牵梦系,而又能“与鱼,相忘于江湖”(我网上的签名),是我心向往之的。前日翻出一旧贴,对照两年多前写的文章,自觉已另有一番况味。摘录几句,或能博得日后一笑:
“各人有各自的活法,即有各自的养法。我见一掷千金,屡买屡死、屡死屡买者,喜其为鱼而心痒脑热的劲儿;阔气有阔气的好,只要不生骄横气。我见囊中羞涩,敝鱼自珍、端鱼自恋者,喜其为鱼而似苦命的孩子咂巴着年糕糖;贫要有贫的志气,但切莫生穷恶气。养鱼终是一乐,人生也不过是一梦,故无所谓正途、杂务;天地之大,什么都容得下的……”
[ 此贴被林海在2007-04-26 17:00重新编辑 ]
离线颂歌世界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5-19
欢迎欢迎
离线风之子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05-19
欢迎林海兄!
离线浙江高峰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05-19
欢迎林兄
离线江南布衣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05-19
好文章
离线ranchu007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05-19
真是高人那
离线阿达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05-19
"最终养的是一个心境,什么都容得下的……"好文章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6-05-19
拜读,感慨诸多!
离线僵鱼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6-05-19
同龄之事,值得回味!他居然也有一本<<金鱼的科学饲养>>!感慨万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