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2
  • 30191阅读
  • 52回复

[收集] "金鱼徐"史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大苏打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04-27
— 本帖被 龟龟 执行加亮操作(2007-04-28) —
从不同来源收集"金鱼徐"的史料,其目的是为了从一个侧面,展现近现代的金鱼历史。

资料的整理需要一点时间,我会陆续上传。

金鱼徐家祖籍山东宁津县,先祖主要干的是挑担子走街串巷锔盆锔碗这一行,後来迷上了养“小红鱼”,几经失败,终於成功,并且积累了不少经验,逐渐形成了规模,於是边锔盆锔碗,边卖小金鱼,後来乾脆干起了养鱼的营生。以後举家迁到济南府,养鱼的手艺也在济南地界出了名。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巡游回京,一天由两个太监陪著在御花园散心,他踱到放生池边,看著水中游弋的十几条红鱼,皱起了眉头,问身旁的梁太监:“朕南巡之时,曾於济南见到过红鱼,体美色艳,惹人喜爱,何不遣来!”皇上之言,正中梁太监下怀,他立马跪地启奏:“回万岁爷话, 奴才有一姨亲姓徐,是济南府养鱼第一好手,万岁爷若喜欢,奴才去把他传来,专为万岁爷养宫鱼,伺候皇上。”乾隆皇帝道:“你速速办来”。於是, 济南府养金鱼的徐家老少卷起铺盖,进了北京城。徐家进京,将大本营扎在了前门外“金银池”东岸的“牟家井”(今天坛公园北门西北一里许)。当时,“金银池”坑塘多、泉眼多,水质好,经整理挖掘形成大大小小近百个鱼坑、 鱼塘来饲养金鱼,“金银池”也自然而然叫成了“金鱼池”。徐家先祖进宫後,拿出绝活,把金鱼养得条条膘肥体大,艳丽多姿,乾隆皇帝龙心大悦,连称:“国之宝也,真不愧是养鱼的高手,那就封你徐家为金鱼徐吧”。从此,京城里有了“金鱼徐”这一御赐称号。

自徐立才曾祖徐文元以上的祖辈都在宫内养鱼,徐立才的大祖父徐国真和三祖父徐国兴都曾轮流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以後挑著本家培育的上等金鱼品种去交宫鱼,到宫内再由徐家人管理和饲养。每次交宫鱼都会得到皇帝的赏踢。所交的宫鱼一是品种新鲜,二是个头大,一般都在一尺左右,三是份量沉,多是七八两, 以红头绳串系金鱼背鳍,但不能损坏。宫内养鱼的容器主要是江西景德镇官窑烧制的大瓷盆,後来是柏木制成的大木海(木盆),直径5尺,高40公分, 以红色或绿色漆涂面,有三道黄色流金的铁箍。另外,有特制的十六套和大八套灰泥瓦盆。徐文元和这一代的徐文福、徐文奎、徐文海等每年寒露以後在皇宫御花园放生池捞鱼选种进鱼洞子 (温室)过冬,生活倒也安稳。“金鱼池”边的徐家迅速繁盛起来,人口近百,又居住集中,人称“徐一窝”,与附近因住处类似庄园大户被称为“牟一寨”的牟家和因居住分散,被称为“张一片”的张家成为“金鱼池”东岸的三大养鱼世家。宣统退位以後,徐家不再缴“宫鱼”,也吃不上“ 皇粮”了。为了生计,徐家哥们分了家,分别开设鱼场,有徐立才的叔伯大祖父徐国栋开的“泉海鱼场”,叔伯三祖父徐国兴家开设的“永兴鱼场”,徐立才的大祖父徐国真、祖父徐国森、三祖父徐国瑞则继承了其父徐文元开办的“来顺鱼场”。由於时局动盪,养金鱼这一行很不景气, 家道日渐破落。徐立才的父亲徐世英兄弟8个,一边经营自家的小鱼场,一边干杂活,勉犟维持生计,身为大哥的徐世英夏天养鱼、冬天拉冰,什么杂活都干。他每天清晨到北京南苑航空公司当脚行,挑一二百斤的东西,下午到戏院当茶房、卖票,晚上散戏後又到金鱼池姚家冰桥拉冰,一年到头辛辛苦苦。1947年10月的一天,徐家鱼场突然来了两个国民党伤病员看鱼,看著看著就动手乱捞,攥得鱼在手里乱动, 徐立才的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跑过去抢下金鱼放回鱼缸,与国民党伤病员争论起来,遭到国民党兵的拳打,他们随即又拿起砖头要砸鱼缸,被人们好说歹说劝走,第二天两个伤兵叫来了五六个帮手,拿著鞭子,拐杖,进门便要砸鱼场,恰巧徐世英刚进家门, 急忙上前拉住评理, 一名姓张的军官认出徐世英是北京大栅栏同乐戏院的茶房,而他又常去白看戏,多少给了徐家点面子,徐家鱼场才免遭一场劫难。生活的珉辛,并没有阻挡住徐家饲养金鱼的传统,“金鱼徐”十辈子养鱼没有发财的,但为什么这门手艺没有断档呢? 徐世英老人说:“祖宗传下来的行当多穷多难也得维护著, 丢了对不起先人。再说,侍弄这么好看的玩意儿, 心里头舒坦高兴。没有它,心里没著没落,丢了魂似的坐不住哇……”。到北京解放时,徐家还供著两条扁担,一条是老祖先挑挑子锔盆锔碗的扁担,一条是乾隆皇帝御赐扁担,另外还保存著“金鱼徐”扁,以及朝服、朝靴、腰牌等,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付之一炬。现今只保存著一块著一块“来顺鱼房”金扁,长约一米,宽60公分,厚8公分。

解放後,“金鱼徐”的养鱼技术得到政府重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印建交不久,印度政府赠送我国大象以示友好,1955年,印度总理尼赫鲁60大寿,周恩来总理代表我国政府赠送象徵“鹿鹤同春”和“和平、友好”的仙鹤、梅花鹿、金鱼做为回礼。当时年仅二十几岁的徐金生( 徐立才的叔叔),担起护送百尾名贵金鱼的重任,飞机抵达新德里时,尼赫鲁总理亲临接礼,传为一时佳话。徐立才的父亲徐世英在1954年曾为苏联、波兰、捷克、日本大使馆当过“鱼把式”。1958年任北京紫竹院公园金鱼场把式,1971年搬到北京天坛公园金鱼场任场长,1985年退休後任北京市观赏鱼养殖场场长(北京南宛),侍候了一辈子金鱼。1990年,徐世英老人在衡水去世。
离线大苏打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4-27
[徐国庆与中山公园金鱼] 1954

北京中山公园的金鱼,在气候温和的晴天,便有数以千计的人们拥挤在北京中山公园的一百多个养金鱼的浅水木盆和泥盆(水缸)的周围,给金鱼的悠闲的姿态、奇异的体形和霓虹灯似的颜色所吸引住了。在这个金鱼园里可以看到27个品种的金鱼。那位老技工徐国庆孜孜不倦地回答许多赏玩金鱼的人所提出的问题。从前御花园(故宫内)裹的金鱼,都是他家供给和管理的。35年前,当他本入到公园工作时,只有金鱼100尾,但而今已超过7000尾。徐国庆有几个个助手,其中一个是他的儿子。他与他的助手是很忙的,如果照料一不小心,金鱼就很容易死亡。但如看看护得好,也可活二十年之久。
作者曾与这养鱼的老手交谈过并获悉了许多趣事。金鱼冬季垫伏,这是不需喂养,在北京自11月中旬起到第二年3月中旬,是要把它放在室内避寒的。春天来临的时候,它们要产卵了,数千鱼秧破卵而出。他们便喂以水蚤或煮熟的鸡蛋黄。徐国庆说水蚤是最好的词料,现在中山公园有一个盖着玻璃顶的死水池,里面专门蓄养水蚤给金鱼作食料。
北京中山公园的金鱼是用井水饲养的,含有消毒的氯气的自来水,对於它们是不甚好的。当夏天来临,一大要换几次新鲜的水,使它不致感到太热。但每次只能换一半水,因为金鱼经不起忽冷忽热。
对於养鱼盆的看法,徐国庆认为传统的泥盆或木盆都比玻璃缸好,因为它们不易传热,可以保持水的温度均衡。而且泥盆木盆内的周围所生之青苔不仅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且可保护金鱼不致擦伤。试举我们所知道的“水泡眼”金鱼为例,它有两只透明的流质“水泡”在头的两旁,这种眼睛倘如碰在不长青苔的、滑硬的数璃上就易於受伤。
在秋季,金鱼食量很大,但仍是每天喂一次,喂它的食物是要小心的,因为它们的消化体系是很微弱的,它们的胃口又常因气候变化而有不同。一个鱼要是消化不良,它就沉伏在盆底好久时间,医治的办法,就是暂时停止它的饲料。一个鱼要是在水面翻来翻去,它是因为皮肤上生了寄生虫而感烦恼,进可用2%的盐水放在盆裹以治疗之。
在去年11月印度尼赫鲁总理65岁诞辰,周恩来总理送了许多中国金鱼给印度儿童。共中有20个优良品种,大部分是中山公园的。徐国庆的儿子护送金鱼到新德里,在新德里统府的花园真饲芥著这些金鱼以供大众现赏。这位中国的金鱼护送人在新德里住了几个星期,看看金鱼慢慢习热了返今新的生活坏境,并指导著印度养鱼者或饲养金鱼的方法。
离线大苏打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4-27
[徐世英]金鱼世家

  早年,北京天桥附近的金鱼池,住有十几户养金鱼的,其中我认识的只有徐世英一户。徐世英祖辈生活于此,已历九代,据说其祖父曾被宣进皇宫养鱼,皇帝还赏赐过宫廷食品,因此,世人称之为“金鱼世家”。

  那时候,金鱼池总共有70多个鱼坑,每个坑的名字都十分古怪而神秘。诸如纱帽、大方坑、大将军、河头城子、东安门子、南荷叶地、柳莲房西等等。这地方养的金鱼,鲜红鲜红的,如果易地而养,颜色遂即改变。

  余原来以为养金鱼是件赏心乐事,后来听了徐世英长吁短叹的介绍才知道,养金鱼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首先,金鱼要吃鱼虫。平常季节,在龙潭湖或陶然亭都可以捞到;然而一到雨季,龙、陶二地一片汪洋,徐世英只得随父亲到40里外的通州八里桥一带去捞。常常是头天晚上下半夜赶到八里桥,每人捞两桶,然后一路小跑,不等日出,就得赶到家。

  日军占领北平时,早上8点才开城门。徐世英和他父亲,只好头天下午出去,到通州住店,下半夜起来捞鱼虫,早上一开门便赶回家中。到了冬天,龙潭湖、陶然亭已结厚冰,就是砸冰窟窿也得捞鱼虫。

  其次,金鱼每天要换水,坑里水不行,他们要到穆家井去挑水,一担一担挑回家,一趟就是两个钟头。

  徐世英一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掌握了饲养金鱼的规律:喂食、换水都要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喂多了金鱼就要胀死,不换水金鱼就会因缺氧而闷死;天然水浮游生物多,但水质污染重,必须净化后再用;地下水比较洁净,但温度偏低,必须日晒后再用;雨水里含着有毒气体,能致金鱼于死命,是不能用的。

  近闻,徐世英一家现在运用科学方法饲养金鱼,用不同品种的金鱼杂交,使每个品种的特征集中体现在新产生的仔代上,因而产生了很多新品种,如紫蓝花水泡、蓝水泡、五花虎头、五花翻腮、蓝鼓眼帽子、紫兰花鼓眼帽子、珍珠蛤蟆头、紫翻脸龙井球、蓝翻脸龙井球、望天球等,还出版了专著《中国金鱼》一书。
[ 此贴被大苏打在2007-04-27 23:34重新编辑 ]
离线大苏打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4-27
[徐立才]“金鱼徐”:祖宗的玩意儿不能丢了(2005) 

  “金鱼徐”,一个绵延京城两百年的老字号。它现在的承载者———徐家第十代传人徐立才,在河北的衡水市只身继承着祖业,沿续徐家两百多年的故事。

  年近六十的徐立才,生于北京,后扎根衡水,是惟一继承家族手艺的养鱼行家。

  在衡水“来顺金鱼养殖场”,徐立才感慨地对记者说:“我出身于北京宫廷金鱼饲养
世家,我不能看到祖宗传下的手艺栽在我的手里。”

  养鱼人的艰辛

  “养鱼这行当,是个粗中有细,细中有精的活儿。也是好汉不爱干,赖人干不了。这毕竟是个苦差使。需要耐心、细心和恒心。一个新品种的问世,要经过子老回交,子子互交等过程。总之,养金鱼是个复杂漫长的工作。同时它也是集自然学、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学等多个学科为一体的工程。一般的人,恐怕还真不行。”

  人们在闲暇之余,总是希望在生活当中为人为己,寻些乐子,放松心情。看看盆里的金鱼,确实也是件不错的事。但是,每条鱼的背后,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都蕴含着养鱼人的艰辛。

  徐立才用纯正的京腔很详细地给记者介绍了养鱼中的行当———

  捞鱼虫是个苦差使。捞鱼虫是哪儿脏奔哪儿去,讲究水要浓,说白了就是要臭。初春时节,捞鱼虫的人就更是辛苦。尤其是在北方,河面上的冰还尚未融化,一脚踩下去,不但河水冰冷,还经常被锋利的冰碴滑破皮肤。早年间的时候,没有胶鞋,养鱼捞虫的人在此时就只能上身穿棉袄,下身着短裤,双脚被冻成紫色。条件好点的,喝口酒,暖暖身子。条件不好的,就只能捞一会儿就上岸,赶紧穿上棉裤晒晒太阳。可是那鱼虫不等人啊。

  为了能捞到数量多并且质量好一些的鱼虫,养鱼人要四处奔波。记者见到徐立才是在早上的八点钟。当时,他刚刚捞完鱼虫回来。

  “我昨天晚上11点多钟从邢台开会回家的。今儿个早上不到4点就走了。这不,刚刚回来。每天我都得这样,不能让我的鱼亏嘴啊!特别是现在刚过繁殖期,每天我需要的鱼虫就得200斤左右,这还不能保证每条鱼的需要。

  “所以说,捞鱼虫最关键的就是要三快:快去,快捞,快回。这样,才能确保鱼虫的成活率。虽然现在交通工具比老年间发达了,可是现在捞鱼虫的坑和河却越来越远了。以前我小的时候在北京,跟着家里人走着去捞鱼虫。后来来衡水后,捞虫改成自行车。再到后来,是骑摩托。现在可倒好,已经开着汽车满世界瞎转悠。为什么?城市扩建得太快了,已经把以前周边的自然水域全填了,到处盖高楼,所以我们这些捞鱼虫养鱼的人,就越来越困难了。”

  澄鱼苗,更是个需要耐性的活儿。待到小鱼苗长出了尾巴,封了肚儿,就要澄小鱼了。首先要挑选出双眼大小一致、尾巴大且齐整的继续培养,其他的则被淘汰掉。此时,养鱼人会一动不动地守在鱼缸前,观察着游动的不足两厘米长的小鱼苗,挨个检查并要求准确无误地捞出合格的小鱼。而且不同阶段还要经过多次澄鱼以确保品优质良,其保留比例只占到5%左右。

  跟着徐立才,边走边听着他的讲解。这时,我们来到了鱼场后身的暖房。进门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热和潮。这里四周全是小鱼孵化池,房间的中央是一排排的鱼缸。池子里和鱼缸里全是刚刚孵化出没多久的小鱼苗。

  “这屋里现在的温度应该是在39度到40度之间吧。因为小鱼苗需要保证一定的温度。我和我爱人经常在这里澄鱼,一待就是一天。”徐立才说。

  老徐娓娓道来养鱼诸多行当———打皮子、拉皮子、刮皮子、拨子、灰水、漾水、撤水……,让记者大开眼界。

  “金鱼徐”史话

  大凡生活在北京几代的人,都差不多知道这老北京在老年间有专门养金鱼的人家,而且多集中在北京南城附近的金鱼池一带。祖居金鱼池的养鱼世家当时就有三家,分别是住在金鱼池东岸的徐家、东南的牟家和东北的张家。这三家起家最早并且至今还延续着祖宗手艺的,恐怕就是徐家了。

  要说他们老徐家的根,应该追溯到明朝。那时,徐家的老祖原是山东宁津人氏,且只是个游街转巷锔盆锔碗的手艺人。后来,开始迷上小金鱼,并且逐渐小有名气。

  到了清乾隆年间,乾隆的一道圣旨,使得养金鱼的徐家老小从山东搬到了北京天坛北门外的金鱼池。

  进宫后,徐家先人拿出绝活儿,把金鱼养得膘肥体壮,色彩艳丽,体态优美,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于是,龙颜大悦,赐徐家先人为“金鱼徐”的称号。

  再往后,徐家除了在皇宫内为皇帝管理饲养金鱼,还在宫外建立了按现在的话来讲就是金鱼繁殖基地。

  对于“金鱼徐”家族里唯一养鱼的徐立才来说,命运好像是上天注定的。20多岁的时候,赶上文化大革命,被下放到衡水农村,在这里娶妻生子。老父亲生前就曾经对他说过,徐家可能是和衡水有缘。“徐”和“衡”,这两个字里都是双立人起笔。“衡”字中间又有“鱼”字,“衡水”二字有鱼有水,看来是块养金鱼的宝地。

  1982年,徐立才受衡水市园林管理处聘请,办起了“来顺金鱼养殖场”。经过潜心钻研,承接祖上技艺,根据“公出头,母出尾”的规律,先后培育和挽救了新品种十余个,使鱼场的金鱼品种逐渐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的64个。比如像利用“红虎头”与“五花蛋球”杂交出的“五花龙背球”。用仅剩的一条“十二红龙睛”与“红白花龙睛”杂交育出了鱼身上有12块红的“十二红龙睛”,使失传400多年的这一品种重现于世。用“红龙睛球”与“黑牡丹”杂交出了“墨袍赤球”,被金鱼界称为稀世绝品。此外,品种还有“红头望天”、“虎头水泡眼”、“玛瑙眼”、“白玉冠”等。如今,他饲养的金鱼,已经销往美国、新加坡、印尼等多个国家。

  徐立才的烦恼

  198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衡水市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向社会隆重推出“衡水三绝”的品牌,以此带动衡水地区旅游业和当地经济产业的发展。“金鱼徐”被命名为“衡水三绝”之一。与其一起享有此殊荣的还有“冀派内画(鼻烟壶)”、“侯店毛笔”。

  据了解,被命名为“衡水三绝”后,来顺鱼场的水面积达到1800平方米,品种达到64个,年接待游客数量达到20万人次,年出口金鱼20多万尾,销往全国各地以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老徐的金鱼一时创造了衡水金鱼界的神话。

  但是,现在的徐氏金鱼又如何呢?

  品种比过去少了很多,大概也就剩下50种。年游客的接待量也大幅下滑,经营方面更是显得惨淡(据说衡水卖金鱼的商贩几乎都是在北京、天津两地趸的,因为那里价格低。而且老百姓很多都不懂金鱼,只是图个好看便宜就行)。

  面对现状,徐立才很无奈。
[ 此贴被大苏打在2007-04-28 08:35重新编辑 ]
离线大苏打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4-27
[徐金生] 金鱼徐

北京,天坛公园北,有个地方叫金鱼池。几十年前,那里住着三、五户居民,都以养金鱼为生,其中以徐姓一家为大户。徐家世代养鱼,鱼种好,个头大,活得长,远近闻名,人们便用“金鱼徐”来称呼徐家。
    金鱼的故乡在中国。是从野生螂鱼脱胎而出,至今已在人工繁育条件下传种接代七、八百年,出现了龙睛、绒球、帽子、虎头、红头、翻鳃、水泡眼,望矢眼、狮头、丹凤、珍珠鳞、透明鱼、文鱼等几十个珍品名种,传之于世界,美化了人民的生活,添增了中华之光彩.
    徐家祖孙七代在金鱼池开鱼场,主要养龙睛鱼。谁知第七代子孙徐文蔚滥喝狂赌,徐家鱼场很快被他典卖殆尽。徐文蔚的儿子们不得不另谋生计。大儿子去天津北宁公园当养鱼工,二儿子徐国庆流落街头,三儿子从小送了人,
    辛亥革命后。中山公园对外开放,十几岁的徐国庆幸得父亲友人的介绍,进园养鱼。那时,北京名门望族多有向中山公园捐鱼的,园内设起了鱼场,起名“知乐移”,每年元宵灯节,舞龙灯,放焰火,展览金鱼,白天晚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徐国庆养着三十多品种的金鱼,有的是宫廷珍品,极为罕见,名声遂逐渐大起来。他的大儿子徐金生十岁就成了父亲的好帮手。
    可是徐国庆带着儿子和两、三个鱼工,吃力吃苦地养鱼,却不得温饱。为了弄到活的鱼虫,父子常常凌晨二、三点钟起床走十几里、二三十里,去捞鱼虫,还必须抢早给人送去。
    生活的煎熬还算可以对付,更难忍受的是豪门强梁的欺侮。中山公园的金鱼名声一大,有钱有势的和地店流氓便纷至沓来。他们见好鱼兢要,强买的、哄抢的、偷的,无所不有。不速之客不断破门而入。鱼工们稍一阻止,轻则挨骂,重则遭打,还有丢掉饭碗的危险。
敌伪统洽时期,徐国庆花几年心血,培育出了一对好"水泡眼”它们周身银白。唯头顶有一圆圆的红点为当时鱼中之一绝。不料这对好鱼被一名日本军官所得悉,遂派人来中山公园索要。徐国庆不敢得罪,又舍不得给鱼,就把鱼藏在半里外的一个土洞里,推说已经死了。对方半信半疑,天天来纠缠‘成胁,徐国庆还挨了好几次拳脚。可是一天清晨,徐国庆发现这对好鱼由于喂养失调,真的死了,他痛苦得一天不思饮食。
解放前夕,中山公园的金鱼业已经奄奄一息。他守着鱼盆苦度光阴,艰难地维持着养鱼工作。
北京城解放后,徐氏父子第一次拿到了足够维持生活的工资。不久,政府又下令将公馆大宅的金鱼集中到中山公园,供人民大众观赏。
    一九五四年春的一夭早晨,徐氏父子正准备喂鱼,忽然看见鱼场门外走来一个人。他身材魁梧,步履稳健,话音铮铃,边走边和几个随行者指点着鱼盆看鱼。徐金生一眼看出,看鱼的不是别人,正是他在画像上看到的毛主席。“毛主席来看我们养的金鱼了,徐金生喜出望外,一边说着,一边要向主席走去。徐国庆却债着向儿子摇头,眼示他不要惊动毛主席,让他好好看鱼。父子二人又欢喜,又激动,又紧张,呆呆地站在~旁,目随着毛主席,直到他离开鱼场。
    此后,常在清晨散步于中山公园的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来鱼场看鱼。徐国庆每天清晨起身,赶紧把鱼场大门敞开,叮嘱儿子好生养鱼,好让毛主席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一天,三个穿普通军装的人徐步而来.徐氏父子看得真切,不约而同地迎了过去,陪他们看鱼.忽然.一个留胡子的人伸过手来,握住了徐国庆的手,跟着又把手伸向徐金生,对他说.  “小鬼,鱼养得挺好,好好干啊.”徐金生一眼认出他是贺龙同志.贺龙得知站在一边的徐国庆是徐金生之父时.又亲切地对徐金生说:你要继承好父辈的事业啊。另外两位看鱼的人也笑呵呵地同徐氏父子握了手.他们是刘伯承和聂荣臻同志。在那些日子里.徐氏父子抚今思昔,常常激动得夜不能眠.一个月色明朗的眷夜.住在鱼场的徐氏父子怎么也睡不着.使披衣而坐。说起话來.父亲对儿子说。  “党和国家这样看得起我们养鱼的,我们绝对不能对不起党和国家啊。儿子深情地说:想想过去的日子,现在就象活在天堂里了。
    一九五七年,徐金生得了肺病.他不肯歇病假。当时新建的东单公园也养少许金鱼,工作轻松些,领导将徐金生安排去那里养鱼.他不肯好好休息,几次大吐血.一九六六年做了一次大手术.他失去了左肺和左边的全部肋骨,出院后.暂时不能千活,徐金生支撑着虚弱的身体.铺开纸、笔.在家里搞起了写作.他要把徐家的养鱼经验写下来.传之后世.徐金生没有上过学,解放后,才在夜校学了几年文化,他时常找人问宇.到一九七二年,他写出一叠养鱼技术资料.文化水平也逐步提高丁.  “四人帮”自然容不得这些,结果他把这多年心血的结晶一一撕得粉碎.后來他又访问天津,上海、杭州,苏州.南京、青岛,济南.宁波等地金鱼界的老同行,以徐家的实践经验为底子.博采众长,重新伏案操笔.
    一九七七年!日历大年初一,徐金生正在家里整理书稿,突然有人叩门。地坛公园新来的党委书记老王来找地去养鱼。徐金生一听养鱼,即答应了。当时,外贸郎门要选一部分金鱼送给日本外贸界,作为出口样品,知道徐金生是个老行家,决定将地坛公园列为外贸协作单位,并把日本鱼界赠送的二十多条金鱼,转送给了地坛公园,交徐金生管理。
    这些日本金鱼.有墨龙眼,还有五花文鱼,鱼龄都在三、四年以上二十公分左右长短,一条条活泼健壮。几天后,有两条鱼因水土不服而死去。徐金生剖开鱼腹,看到肚中有很厚的脂肪层.鱼胃里还有茶叶一样的东西.他翻开外贸部门绐他的养鱼资料,一查,才知道当时日本已
经不用鱼虫喂金鱼了.他们实行工厂化养鱼,喂的都是有合理营养配比的混合饲料,因而鱼长得好.体质超过中国的.
    日本的金鱼是十六世纪初才从中国伶入的,可是现在他们把中国抛在后面了.徐金生心里又难过。又着急,连连投稿报社,呼吁中国的金鱼业应当组织起来.开展金鱼饲养.繁殖、鱼病防洽的科学研究.
    一九七九年三月。中国金鱼的初稿脱手了.徐金生写的字个头大,书稿叠在桌上。快有三尺厚了.他把书稿油印成册,分送金鱼界的同行征求意见。在很多单位、个人的热情帮助、支持下,中国金鱼,终于定稿.(一九八一年五月,农业出版社出版)不久,领导上又将徐金生的儿子徐建民调到了鱼场。徐建民高中毕业,是金鱼徐的第十代子孙.
    地坛公园的金鱼业兴旺起来了。现在已有三十多个品种的金鱼一万多尾.种鱼五百多条,还有一些热带鱼.徐国庆过去培育成功的水泡眼。现在又遨游在徐金生管理的鱼盆之中.前几年,外贸部门和民族宫举办了一次小型土特产交流会。徐金生进展的二十多个品种的金鱼,最
受人注目.一个日本养鱼界人士非要见见金鱼的主人不可,当他见到徐金生时,便握着他的手连声说我愿和您建立技术联系。
    外面下着雨,徐建民推着自行车与我并肩而行。他一边走.一边对我说。爸爸和我都认为.中国的金鱼业一定会发展起来的.一定要赶过过去,超过外国。他正在自学日语,现在已能看懂日文的养鱼技术资料了。
    中国是金鱼的故乡.祝愿金鱼故乡的金鱼业迅速发展起来。
[ 此贴被大苏打在2007-04-28 09:13重新编辑 ]
离线大苏打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4-27
尼赫鲁在总理府接受金鱼,致送金鱼的是我驻印度大使馆代办申健,站在申健后面的就是徐金生。

金鱼徐的第九代传人徐金生挑选了100条金鱼护送到印度并亲手交给了尼赫鲁总理(前排左三为“金鱼徐”第九代传人徐金生)

1954年11月中国金鱼作为国礼祝贺印度总理尼赫鲁六十五大寿

  金建立中都时 , 在北京城南有一鱼藻池,因养殖金鱼而闻名,故称为“金鱼池”。明清两代在此以饲养金鱼为生的有三户人家,张、牟、徐姓,以徐家为一饲养大户。

  清乾隆初年,徐姓被召入宫,专为宫廷饲养金鱼,因徐家饲养的金鱼个大、色彩艳丽、品种纯正,民间多以“金鱼徐”称呼徐家。乾隆十年,皇帝赐字号“金鱼徐”。

  徐家世世代代为皇宫饲养着宫廷金鱼,只供达官贵族们欣赏,1935年4月16日—5月15日,徐家所饲养的宫廷金鱼才正式在中山公园展出,参观人数达 24 万之多,当时的金鱼饲养工人是金鱼徐的第八代传人徐国庆和第九代传人徐金生。

  1954年11月,为祝贺印度总理尼赫鲁六十五大寿,受周恩来总理的派遣由金鱼徐的第九代传人徐金生挑选了徐家饲养的100尾金鱼亲自护送到印度,并在印度总统府亲手交给了尼赫鲁总理。中国宫廷金鱼首次作为和平使者,第一次以国礼的形式赠与外国首脑,当时被中印两国作为和平、友好的象征,传为佳话。
[ 此贴被大苏打在2007-04-28 11:05重新编辑 ]
离线大苏打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4-27
《中国金鱼》另两位创作者:

[厉春鹏]
《中国的金鱼》的另一个作者厉春鹏是徐金生的妹夫,他本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学生,曾在东北某一个城市任建筑工程局局长。自从做了徐家的女婿。金鱼便成了他的业余爱好,进而
研究起金鱼来。他搜集了大堆有关金鱼的史料、珍贵的图片.这位建筑工程师成了金鱼史的专家。他和徐金生合作写书,一个是金鱼世家,有宝贵的词养经验,一个有文化知识,掌握丰富的资料,两人合作,一个目的:宣传中国金鱼.发展中国金鱼,使美丽的金鱼公主.以它的绰约仙姿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生活增添色彩。

[徐世英]
徐立才的父亲徐世英兄弟8个,早年一边经营自家的小鱼场,一边干杂活,维持生计。解放以后,徐家九代传人之一徐世英曾先后在日本、苏联、波兰、捷克等驻华使馆当过鱼把式。1958年任北京紫竹院公园金鱼场把式,1971年搬到北京天坛公园金鱼场任场长,1985年退休後任北京市观赏鱼养殖场场长(北京南宛)。1990年,徐世英老人在衡水去世。
[ 此贴被大苏打在2007-04-28 13:16重新编辑 ]
离线大苏打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04-27
[徐建民] 谁来拯救“宫廷金鱼”

  编者按:“金鱼徐”与人们耳熟能详的“样式雷”、“泥人张”一样,是我国民间世代相传的独特技艺的符号,它们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这些姓氏老字号在大规模的社会现代化变革中和市场化的大潮中,有的落伍了,有的被湮没了。一个姓氏老字号的消失,意味着一种独特技艺的失传、一种人类文明结晶的散佚。让这些姓氏老字号传承下去,已经不仅仅是这些技艺拥有者的个人私事,而是成为衡量我们民族对待散落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珍视的一把标尺。

  黝黑的脸,粗糙的双手,清朝宫廷饲养金鱼的世家“金鱼徐”的第十代孙徐建民,蹲在位于北京华生天桥市场最里面的地摊前,用手托起一塑料袋金鱼对记者说:“这是我用家传的宫廷金鱼方法培育出来的金鱼,可我却不敢对买家明说———‘金鱼徐’混到练地摊的份上,我脸上挂不住啊。”

  这个市场是北京观赏鱼批发零售的最大集散地,每到周末,在两侧仿古店面的中间,全部是各色观赏鱼的临时批发销售摊点。“洋出身”的热带鱼占据了迎门通道最好的摊位,大大小小一二百家,全部用铁架子把鱼挂得高高的供人挑选。而中国金鱼的摊位蜷缩在市场的最深处,一袋袋充氧塑料袋就搁在铺了一层毡子的地上,且仅有十来家。相比之下,透着萧条和寒酸。

  中国金鱼面临的尴尬

  一条金鱼的寿命有多长?可能不会有人想到,一般可以达到20年左右!就其最具观赏价值的年限来说,也可以达到3-5年。然而,观赏鱼市场上,一位坐着残疾人摩托车的退休老人却执拗地对记者说:“中国金鱼根本养不活。”

  老人说的正是人们的普遍印象。记者几年前曾连续买过好几拨金鱼,第一拨养了不到一周,死了;第二拨换了大玻璃缸,晾水、晒水紧忙活,还是很快死了;第三拨加了氧气泵,加倍呵护,仍然死了;第四拨特地跑了几家书店买来养鱼小册子,对照研究,还是没养活。伤心之余,从此发誓再不养金鱼。

  正是这“养不活”成为大多数市民追捧热带鱼而冷落金鱼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徐建民说,金鱼是最好养的,它不需要氧气泵,不需要水温控制系统,喂食多了不会“撑死”,不喂食也可以活好几个月。真正导致养不活的原因是现在急功近利的“市场行为”———为图好卖,竞相压价,金鱼孵化出来几个月还没长出“型”,就匆忙上市,体质纤弱,品质退化,加上鱼贩子销售过程中的“违规操作”,顾客买回家的金鱼很多已经是病鱼了,怎么可能养得活?

  市民冷落中国金鱼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市面上已经很难见到多姿多彩的优良金鱼品种了。中国金鱼如今分为南北两大派系,北派金鱼以北京“宫廷金鱼”著称,具有古典韵味;南派金鱼则“现代气息”浓厚,注重时尚风格。然而,除了偶尔举办的展会外,中国金鱼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已经不再具有“观赏功能”,而是蜕变成了孩子们手中的廉价玩艺儿,一两元一条,二三元一对,只要便宜,个头、体型、色彩、品种等等全不计较。据徐建民说,这种心态如今已渐渐蔓延到金鱼出口贸易中,鱼贩子大量批发几无品种可言的小金鱼,以0.3元一条,甚至0.1元一条收购,到美国转手卖到5美元一条。这种品质得不到保证的金鱼贸易伤害的终归是我们在海外的金鱼市场。

  上海市农学会观赏鱼专业委员会金鱼专家赵惠康的一段描述也许正是这一现象的理论总结:“自上世纪50年代从上海口岸出口第一批金鱼起,为什么这么长时间内中国金鱼业出口的贸易量没有走出低谷?除了在空运优势上不及新加坡外,我们输在质量意识上。国内的生产商及出口商均没有强烈地意识到我们的金鱼质量在下降,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出口金鱼质量偏差,规格偏小,新品种几乎没有出现,包装技术没有规范化……”

  与金鱼共荣共辱的岁月

  徐建民难以忘记童年时代在中山公园跟着父亲养殖金鱼的时光。“我爸爸十岁就成了中山公园的养鱼工了。建国初期,周总理把金鱼作为国礼赠送给印度总理时,爸爸就是护送金鱼出国的饲养专家。”谈起家学渊源,徐建民滔滔不绝。徐家自乾隆年间起就一直为宫廷饲养金鱼,远近闻名,人称“金鱼徐”。清朝灭亡后,徐建民的爷爷和金鱼一起搬出故宫,在旁边的中山公园安了家。徐建民就出生在中山公园里。

  “我国的金鱼是世界三大著名观赏鱼类之一,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最盛时,我国金鱼有草、文、龙、蛋四大类46个品系。上世纪60年代有300多个品种,到上世纪80年代还有160多个品种,但是现在,已超不过百种了。尤其是北京的金鱼,已经落后于很多地方。”徐建民告诉记者。

  这几十年间,美丽的宫廷金鱼两遇劫难,第一次是在“文革”中遭遇“政治劫难”,被当成“四旧”扫地出门,金鱼徐带着金鱼来到了偏僻冷清的地坛公园。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情况才得以回暖,有几年,金鱼徐参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科学家牛满江、童第周的科学研究,为课题组提供鱼种,他们自己也搞起失传品种的再培育研究,徐建民的父亲徐金生还牵头写作了我国第一本介绍金鱼的专著《中国金鱼》。第二次是在90年代初遭遇的“市场劫难”,园林单位要求他们以贩卖金鱼换工资,面对远远没有发育起来的观赏鱼市场,已经退休的徐金生真正退了休,徐建民则无奈辞职,当上了一名出租车司机。

  随后的十几年间,是我国宫廷金鱼在市场化大潮的冲击下滑落最快的时期。金鱼属于野生鲫鱼的变种,各种不同的品种实际上是基因的变异,需要人工筛选加以稳定。因此,饲养和培育名品金鱼,其技术含量和人工成本决不是地摊式的销售可以维持的,品种的退化与失传几乎可以说是注定的。“养鱼这个事情,不能完全追求经济效益,它是跟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和政治稳定挂钩的。”徐建民说。

  有着深深的金鱼情结的徐建民,常在北京交通台里讲述金鱼养殖的技术和故事。他忘不了那些可爱的“金缕衣”、“紫玉箫”、“乌夜啼”、“拂霓裳”们,更舍弃不下祖传十代的金鱼养殖独门技艺。同胞兄弟之中,只有他一人在父亲严格亲传下全盘掌握了宫廷金鱼的养殖方法,包括绝迹珍品的所有具体杂交培育途径。

  “我们徐家养金鱼的技术如果从我这失传,首先对不起祖宗,但更对不起的是国家。为了国家,我必须把徐家的技术传授下去。”四年前,公园想请徐建民回去继续养鱼,他也真动过心,但他前去考察一番后发现,公园为招徕游人,实行了很多不符合金鱼养殖规律的“新政”,甚至包括“垂钓金鱼”。他感到,公园真正的兴趣并不在于挽救宫廷金鱼,而是在于提高公园自身的经济效益。这让他深感失望。

  “我已经是奔50岁的人了,再拖下去,将来就是想干,都有这心没这力了。”两年前,徐建民终于痛下决心,撕碎了出租车司机的上岗证,妻子也随后辞去了每月三四千元的工作,夫妻双双离开城里三居复式的房子,连同家庭全部积蓄和的哥朋友们的解囊相助,共筹资十几万元,“北京的士鱼场”终于落户顺义,徐建民从此成为乡间风吹日晒的养鱼人。

  开办“的士鱼场”的艰辛

  办“的士鱼场”的两年经历让徐建民不堪回首。

  鱼场创建之初,连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都不具备,现在虽有了改善,但还是很简陋。站在鱼场放眼望去,四周全是一望无际的农田,没有围墙,没有电话、没有自来水,所有生活用品都要开车从数公里外运去。

  经费上的先天不足,使得鱼池上空连防鸟网都置办不起。热心的的哥朋友收集来很多花篮上的红绸带,义务帮忙插满鱼场周边,驱赶贪嘴的鸟群。

  鱼场雇不起人手,一切劳作都是徐建民夫妻亲历亲为。挖鱼塘、建鱼池,筛选鱼苗、给鱼换水……到了喂食的钟点,热汤面捧到了手上都要放下先去喂金鱼。他们在鱼场常年穿着长筒胶靴,夏天脚捂得难受;冬天从不擦护手霜,怕护肤品污染养鱼池水,双手都裂成了“松树皮”。为了维持日常开销,他们每个周末都要到市场出摊儿,不论严冬酷暑,一蹲就是一天一夜……

  这些艰苦对于徐建民都可以忽略不计,只要能培育出他心中存留已久的宫廷金鱼名品,一切就都知足了。

  “养金鱼的要点就四个字:种、水、食、光。分别是指良种、老水绿水、鱼食和光照。”徐建民说,“这四个字养鱼人都知道,但具体鱼饲料如何配方,水要绿到什么程度,就有讲究了。”为了使珍贵品种重现人间,徐建民在自己的20多万尾金鱼中,孜孜不倦地做着定向杂交选种,但这并不容易。“在几万尾金鱼中,能有一两条符合某种特定的基因性状,就很难得了。何况定型需要三代,至少三年。基因定型后,才能叫一个品种。”他表示:“我希望把金鱼徐培育过的珍贵品种都恢复起来,让大家能看到我们的祖先看到过的金鱼名品。”

  回归金鱼文化的梦想

  “如果金鱼市场不能摆脱竞相压价、质次品差的恶性循环,培育宫廷金鱼名品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这一点让徐建民焦急。

  徐建民在国家商标局正式注册“金鱼徐”品牌后,许多国内外买家都在询问:哪里能买到“金鱼徐”饲养的金鱼?徐建民无奈地说:“我不可能把金鱼身上贴上防伪标签,所以当务之急是开一个以‘金鱼徐’为招牌的专卖店,让小小的金鱼也为2008年的‘人文奥运’做贡献。”他的构想很具体:实行优质优价,让金鱼名品的真实价值得以回归;传播中国历史悠久的金鱼文化,以鱼相会天下友人;设计一套独具中国古典特色的金鱼包装样式,将远途携带和居家观赏合为一体;编写金鱼养殖科普读物,由顾客免费自取;建立咨询热线,回答人们提出的各种疑问;开办“金鱼诊所”,对病鱼进行诊断治疗……

  然而,对于缺乏资金的徐建民来说,这目前还只是一个美丽的梦。

  两年来,愿意出资和徐建民一起开办鱼场的人不是没有,一些来自台湾地区和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尤其是日本的商人,千里迢迢找到徐建民商谈合作事宜。“对这种合作建议我非常小心。”徐建民说。因为他不想重蹈景泰蓝工艺流失海外的覆辙。“我不是保守,只要是真正爱鱼、不怕吃苦、肯以培育金鱼为毕生事业的人,哪怕不姓徐,我也愿意倾囊相授。但是让金鱼徐的独特技艺流失海外,我不答应。”他想了想,又补充了几句:“我的确需要资金。有了钱,就能早几年完成心愿。如果没有钱,我自己咬牙克服困难,也要在有生之年完成它。”

  看着他疲惫消瘦的脸,记者告别时只说了一句话:“千万保重身体!”

  相关链接:金鱼,是我国培育出来的名贵观赏鱼。晋代梁朝伍所著《述异记》中说:“晋桓冲游庐山见湖中有赤鳞鱼”、为金鱼最早的记载。中国金鱼历来都被视为文明古国的一颗璀璨明珠,被国内外誉为“金鳞仙子”、“水中牡丹”、“东方鱼圣”等。在中国金鱼发展史上,“金鱼徐”家族占据了重要地位。(黄萱 杨桦)
[ 此贴被大苏打在2007-04-28 11:30重新编辑 ]
离线大苏打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04-27
写在后面:

金鱼徐是有传承,有记录最全的金鱼世家。以上资料来自不同渠道,录入时可能还存在个别错误。

收集这资料,仅仅是冰山一角,很多史料与这些大同小异,就不加以累述了。资料转自多处,这里面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我不想过多评述,尽可当作野史来看。也欢迎大家提供资料。
[ 此贴被大苏打在2007-04-28 11:28重新编辑 ]
离线牧渔人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04-27
8楼照片上的这位,就是拿放大镜看鱼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