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2
  • 1904阅读
  • 3回复

阿姆斯特丹:一半天使一半恶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jsxba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1-06-01
— 本帖被 冰晶玉洁 从 心情感悟 (原创短文、养鱼随笔、精彩文摘) 移动到本区(2011-06-02) —
从巴黎出发,天空卷着厚厚的云层,一如既往的阴霾。途径布鲁塞尔,甚至还飘起了零星的小雨。抵达阿姆斯特丹已然入夜,空气湿润微凉,仿似提醒着我已经身处在海平面之下。仰望天空,厚厚的云层早已飘然不知去向,只留下漫天的繁星闪烁其间。次日清晨便出发前往市郊的桑达姆风车村,天气出奇的好。旅行是需要天气来配合的。以前在书中读到不同地方的描述,便会伴随着一种天气想象出一副特定的景致,或许这便是所谓刻板印象的产生。到达风车村时,天空的白云被抹成薄薄一层,阳光透过空隙照射下来,远处一座座深褐色的传统风车沿着河岸的曲线排列着,岸边的水草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摆。这样一副景致,便是加深了我对荷兰风车由来已久的刻板印象,在心中自言自语说:“对的,荷兰便应该是这副模样。” yTt,/+I%gJ  
为什么这个国家会有如此多的风车?坐落在地球的盛行西风带,荷兰一年四季盛吹西风。它濒临大西洋,又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国家,海陆风长年不息。聪明的荷兰人便学会利用这上天赐予的丰厚风力,按书上的说法,风车便是荷兰人勇于同自然界搏斗而适应环境的产物。最开始风车仅用于磨粉等农业活动,到了十六、七世纪,荷兰在世界商业中占据首要地位,各种原料开始从水道运来用风车进行加工。风车不仅见证了荷兰当年作为“海上马车夫”的经济奇迹,同时还帮助荷兰人围海造田,从大海那里争取了近三分之一的国土。 7b>FqW)%  
走过一座小木桥,便步入了桑达姆风车村,沿湖分布着十来座风车建筑,和之前在照片上看到的一模一样。曾几何时荷兰的土地上分布着上万座风车,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如今存留下来的已经寥寥无几。村庄里的这些风车,自然也失去了它之前的用途,只是修缮一新放置于此,满足游客们的好奇之心罢了。另一侧的小路旁,木制的栅栏围起一座小小的牧场,圈养着几十只可爱的绵羊,只要游客挥手召唤,其中一些就会慢悠悠的走到栅栏旁边。湖对岸是当地居民聚集之地,岸边一座座别致的民居,将荷兰乡村的田园生活呈现于我眼前,与它的风车一样令我心生向往。水上的都市 R`M>w MLH  
“阿姆斯特丹”在荷兰语里的意思,是阿姆斯特尔河上的水坝。一条阿姆斯特尔河从城市流过,都说阿姆斯特丹是欧洲北方的威尼斯,我倒是觉得他们的风格大相径庭。威尼斯被水包围着,古旧城市内的河道大部分狭窄幽暗;而阿姆斯特丹却相对宽阔舒展,游艇在河道里交错行驶,也能穿梭自如。论规模来说,威尼斯是一座小城,而阿姆斯特丹却是荷兰的首都,拥有国际级港口,市区人口接近百万。准确的说,它应该是一座水上的都市。阿姆斯特丹有大小165条人工开凿或修整的运河道,河网交错,运河上架着千余座古老的石拱桥和现代化桥梁。为了让船只通过,荷兰人建造了一种能开能合的桥梁,大船通过时,桥面就像鸟的翅膀一样张开,之后再合拢起来,继续承载车辆行人。 5Bwr\]%$P  
有趣的大木鞋 IQz"FH?  
除了风车,荷兰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传统工艺,那就是木鞋。由于欧洲许多大河经此入海,几乎一半的土地浸泡在水中,于是这样的地理条件促使荷兰人在500多年前发明了木鞋。荷兰冬天寒冷潮湿,地上结冰,贫穷的人买不起鞋子,又不能光着脚在结冰的地上行走。于是就把木头雕空制成鞋底厚实、鞋头上翘的船形鞋,鞋内填充稻草,借以御寒。这种鞋穿在脚上又舒服又暖和,于是木鞋就开始在荷兰普及起来,至今已经几百年历史。现在一些荷兰人,尤其是农民和渔民仍然保持了穿木鞋的习惯。阿姆斯特丹最早是为了保护城市而开凿环形的人工运河,后来随着城市不断扩大,运河越来越多,这些河道的作用也从最初的保护城市发展到货物运输,直到今天成为了游览阿姆斯特丹的黄金线路。我登上一艘游船,轻松自如地在水道里穿行,小船轻摇着向前,岸上很多人坐在太阳伞下坐着喝咖啡,一副悠闲而安详的水城风情。阿姆斯特丹有这样的一句谚语:“当上帝创造世界时,把荷兰忘记了,因此荷兰人不得不自己创造出一个荷兰来”。上帝造人,而荷兰人造地,他们确实有一股了不起的韧性,建起了宏伟的拦海大坝,围出了大片的土地,如同中国神话里的“精卫填海”一般。 风车村旁边就是一座木鞋博物馆,这里收集了各种传统与现代样式的木鞋,并且还安排有传统木鞋制作的表演。荷兰小伙子一边制作木鞋,一边给我们讲解木鞋的好处。听说最大的优点是有利于青少年身高发育,荷兰人的男女身高都是居于世界之首,正是因为经常穿着木鞋。这点我倒是稍有疑问,想想看日本人不是也喜欢穿木屐吗?不过看了工艺表演,我倒是意识到制作这样一双鞋子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虽然是木头制作,却不是木匠的活儿,而是鞋匠的活儿,但又不是普通的鞋匠能够完成。准确的说,应该要将木匠、鞋匠、雕刻匠三者的技艺集于一身才可以胜任,想到这里突然对眼前年纪轻轻的技师心生敬佩。
离线红楼戏子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6-01
先顶后看。。。
离线潇洒潇洒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6-02
写的不错
离线galmar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6-02
和鱼没半毛钱关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