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2
  • 19835阅读
  • 64回复

鱼脉鱼情(续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林海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08-27
— 本帖被 大苏打 设置为精华(2007-08-27) —
 
          ——和许祺源老人一席谈

        七月流火,暑气渐消。在网间潜水多日,偶尔上来冒个泡,不亦乐乎。近些日子,鱼送友的送友,送上帝的送上帝,缸中留下两三尾,看着惬意,心里也不觉寥阔了许多。翻看平日里搜罗的金鱼书籍和网文,每有所感,总愧疚于过往心浮气燥的日子。其中一本,便是许祺源所著的《东方圣鱼》一书。之前读过一二遍,都不如这回觉得熨贴。毕竟是一位养鱼半个多世纪的老人的经验之谈,言之有物,论之有据,比那些道听途说的胡编乱造不知强过多少。
          碰巧,上周从大苏打那里得知,许先生看了我发表在《水族世界》上的《传统与玩家》一文后,很想和我聊聊,于是周五,不揣冒昧地给老人拔了电话。
          知道他是无锡人,还怕江浙话听着费劲,还好,电话那头半熟的普通话字正腔圆,且嗓音高亮,抑扬有韵,并不像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
          起初只想问个好,表示下晚辈的敬意,不想一聊竟是半个多小时,我勿忙间拿出本小贴士,潦草地记下几笔。全程我大概说了十来句,其余都是听他说,揣想老人平日里总会有几分寂寞吧。
          话间自然要提到“许氏鹅头红”。老人说,“许氏”之名并非自封,而是《水族世界》的总编拜访他时提出的。这里多少有些误会。老人不上网,对中金网那段鹅头红的南北之争不甚了了,自不知是先有“许氏鹅头红”,后有《水族世界》。而依我在《传统与玩家》的观点,许氏鹅头红也好,红顶虎头也罢,只要是好鱼就好,名位倒在其次。老人说,为了培育“许氏鹅头”,他前后花了几十年的功夫,一代代地提纯、复壮……我忽而意识到,这是一个民间玩家对“知识产权”的自觉维护,耿耿于怀也在情理之中。
        转而又想,如果红顶虎头真是在许先生那里定型的——目前,红顶虎头的正品率已经比较高,可以视为一个独立品种——那么大江南北红顶虎头的养殖者饮水思源,都是该向许老道一声感谢的。
        再者,便是鱼“大”为美的问题。老人说了个笑话,一次全国金鱼品赏会上,一位落榜的四川业者发牢骚:“这哪里是选美呀,分明是在选举重运动员。”为什么呢?因为他的鱼个头儿小,赛不过福州的。许先生说:“品鱼品的是个美字,鱼要协调均衡,光图大就走偏了。”这点,我举双手赞成,但我依然认为,两条鱼,在其他标准上难分伯仲时,大者胜。在《传统与玩家》里,我曾说:“以大为美”固然不妥,但大,确是美的重要维度……福州鱼场的一大功绩,就是让金鱼的体格有了飞跃……看半尺有余的巨寿在池里悠然而行,那雍容自持的气度绝非几条“珍珠丸子”可比。”而在《寿辩》里,我又写道,这大,是形体之大,更是精神之大。有个头儿没气质,那叫傻大,如今一些福州鱼塘里就充斥着这样的“傻大骡子”,的确是授人以柄。
          有趣的是,北方乃至江浙的业者,谈起福州鱼时,总会端出后者生长期长的优势,而似乎忽略了这样的事实:日本与北京基本同纬度,其成年组照样可拿出20余公分的巨寿来。我想,比生长期,大概都是“一年决胜负”的观念在作祟——当然,背后更有行业现状与市场竞争的客观制约。
        而许先生和我谈的最多的,则是中国金鱼的没落:好品种纷纷流到国外,新品种无法保持长久……诸多感慨,虽然我在过往文章中已有述及,但当一个前辈在耳畔言之切切时,一时间真有些心绪杂陈,一言难尽……
          想来,许先生的家可能最接近于《传统与玩家》里提到的家庭鱼坊。他本业是中医,养鱼是业余爱好,不为稻粱谋,故可以沉下心来“做鱼”:“一个好品种可不是两三年就能培育出的,急功近利要不得。”他说。
          许先生另一个特点,是介乎于鱼农与科研专家之间。鱼农以赚钱为本务,迎合起市场他们并不傻,而如果让他们为一个品系苦心造诣地传承几年甚至几代,简直是痴人说梦。科研专家似乎对鱼的物种遗传兴趣更大,鱼对他们来说,与其养在盆中,不如搁在显微镜下。相较于鱼农,许先生多了份文化涵养——故才有国粹没落的忧思;相较于科研专家,许先生又多了份与鱼相亲的情意,故说的是行内话,且能说到点上。
        我想,许先生称玩家是当之无愧的。在他身上,可以读出中国金鱼传承的悠远流脉。在这一流脉中,金鱼作为鱼匠们的创造,至少可以上升到“民间艺术”的层次。他们会像描画一只美轮美奂的鼻烟壶那样,忘情地培育自己心爱的“棋盘子”、“元宝红”、“凤尾五花大珠鳞”、“十二红”……他们会为一个新品种的诞生呕心沥血,魂牵梦绕——在文革时,许先生竟然把鱼藏在开水壶里,才躲过红卫兵抄家的劫难。正是他们,造就了中国金鱼的异彩纷呈,也是他们,让世界人民领受到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美感。此刻,当老人家把日久积郁的情感倾吐之时,怎能不为之感动?
      而许老生对中国金鱼现状的忧虑与激愤,我想也是因为玩家的没落吧。在《传统与玩家》里,我提出“文化、闲暇、真情、财富”于玩家一个都不能少,而这对中国的当下而言,显然是有几分奢侈的。在我们追慕日本业者的艺术精神时,却常常忽略,艺术本是奢侈的,或在物质层面,或在精神层面,而中国的当下正缺少化育玩家的土壤。
    若是细说从头,则在“金鱼徐”先辈们那里,这玩家的四条“腿儿”,或可东拼西凑地补全,而改朝换代后,少了王公贵族的支撑,靠金鱼养家糊口便成了难事。在我早先的记忆里,那些走街串巷叫卖小金鱼的,多是小农户或城市平民,《鱼事与人事》中讲的老师傅即是一位,而他家的生活境况只能用差强度日来形容,哪会孤注一掷地想着“做鱼”。稍好些的,是那些被收编进公园或科研院所的养鱼人,这些吃官粮的“公家”人,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还有些“做鱼”的心气儿——即使是在解放前,“金鱼徐”在中山公园里也是能金屋藏娇的。但随着全民皆商时代的到来,最后的后花园也被捣毁了,于是有了今天的“愉园”,也算是一种进化吧。
    传统的废墟上,横生的是规模化、产业化的养殖模式。以北京黑庄户为代表,金鱼从盆养到了池养,最后坑塘放养,与之相伴的,则是鱼越养越粗放,越养越鄙俗。“老祖宗经过千年的驯化,才把它从野生池塘养到了盆里,现在却又养回到池塘里了,这分明是倒退!”听得出,老人有些痛心疾首:“我们不能只想着赚钱呀。1981年,我的十二红才10公分多大,新加坡鱼商就一百美元一条要收,我不卖,一是这个品种还没定型,二是这个种气我要保留。不能把好鱼都送走了,自己家却留不住;不能再搞恶性竞争了,让外商把便宜占个够……”
      我倾听着,一时竟有些麻木、茫然。类似的话,我也曾说过、听过许多,但有什么办法呢。且不说那些鱼农们为生计而生的短视,是多么的情有可原,即论是许先生这样享有良好口碑的养鱼人,又是什么境遇呢?据他讲,同为金鱼名家的伍惠生先生,竟然因为搞的是金鱼研究而评不上高级工程师,因为有关部门认为,搞金鱼是不务正业。“再者,即使玩家培育出一个好品种,又能有多少应得的回报呢?层层盘剥下来,往往是得不偿失的……”老人话语中又透出几多无奈。
    是的,为了心中的中国金鱼梦,我说过养殖户,说过中间商,说过消费者,可如今想来,在一个貌似处处讲文化实则处处没文化的时代里,又能希求什么呢?我一直弄不清中国的那些政府部门、协会组织,成天都在想什么,都在做什么,但可以想见,让他们向许先生这样一辈子爱鱼如子的躬行者鞠个躬,是很难做到的。
    当然,我也曾寄望于网络。但当领教了虚拟世界的本质后,我更愿闷口气潜入水下,看云水间,戏台上,人来人往,鸡鸣狗吠……
    而今天,这位不上网的老前辈,却让我时时心潮起伏。谈话中,许先生多次提到:“看到你写的文章,知道还有许多年轻人都在关心着中国的金鱼事业,心里特别地高兴,希望你能继续用你的笔,为中国金鱼的振兴呼吁,千万不要让咱们中国的宝贝丢掉了……”拳拳之心,眷眷之意,可我又能做什么呢,我只能由衷地送上一份祝福——
    老人家,祝您身体健康,晚年幸福
    有机会去无锡,一定去您家看望……
[ 此贴被林海在2007-08-28 10:57重新编辑 ]
离线天台寿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8-27
沙一个发,这种文章现在太少了,等下文。。。。。。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8-27
写的不错      
离线王海民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8-27
    等下文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8-27
原来我们无锡还有这样的高人,得去看看他
离线libraman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8-27
好帖 ,期待您更多的有关金鱼文化传承的佳文!
离线夜静虫鸣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8-27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08-27
好文          拜读了
离线edgetest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08-27
东方圣鱼这本书一直摆在厕所里隔天必读
离线林三象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08-27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