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2
  • 1639阅读
  • 2回复

“中国”一词的历史由来?(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ianyaqi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9-09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七周年,“中国”一词,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但是,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却不是这样,随着它所指的对象和时间不同,其含义也就有所不同。《辞海》中诠释:古时“中国”含义不一;或指京师为“中国。”“国”字在我国古代当作“城”和“邦”解释,因此,“中国”一词也就成了“中央之城”和“中央之国”的代名词。“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当时就随所指的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 S~W;Ld<>fB  
>|0 I\{ C  
一是指京师(首都)而言。如《诗经·民劳》记载:“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注释说;“中国,京师也。”又据《孟子·万章》记载:“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觐者不之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帝尧逝世后,三年的丧礼完毕,尧的助手和制定的继承人舜为了把王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跑到黄河南面去躲避,可是来朝觐的天下诸侯都不去朝见丹朱而来朝见舜,所有打官司的人都不去丹朱那里而来请舜裁判解决,所有讴歌者都不去歌颂丹朱而来歌颂舜。所以说天意。舜这才是中国之王位)汉末训诂学家刘熙注释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M,cz7,  
3EH@tlTl  
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因其地处诸侯万国之中。如《诗经·荡》讽刺周厉王暴虐说:“内奰(bì避)于中国,覃(tán潭)及鬼方。”(对内激怒于中国人民,一直扩展到边远的鬼方部落)后来由此引伸,凡是天子(皇帝)直接统治的地区,都称之为中国。又如三国时诸葛亮对孙权说:“如能以吴越之众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唐朝韩愈《上佛骨表》中有:“夫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传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总之,随着皇帝统治的疆土增长,“中国”一词所包含的范围也就不断的扩大。到了清代,处于清政府管辖下的全部领土,便以“中国”作为它的代名称了。 lk` |u$KPz  
$oJjgAxcZ  
三是指中原地区。《孟子·滕文公》记载:“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闻或之先也。”(陈良,生于楚国,喜欢周公、孔子讲学的道理,北到中国来求学,没有听说北方的学生比它的学习成绩好)《史记·南越尉佗列传》记载:“闻陈胜等作乱,······中国扰乱,未知所安。”又《东越列传》:“东瓯(今浙江南部)请举国徒中国,乃悉众来江、淮之间。”《晋书·宣帝纪》记载:“孟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中国”指立国于黄河中下游的魏国)这些记载里的中国都是指中原地区。 '3~m},0  
[!Djs![O  
四是指国内、内地。如《谷梁·绍公三十传》中记载:“中国不存公。”即季孙不让鲁绍公在国内存身。注释说:“‘中国’,犹国中也。”《史记·武帝纪》中有:“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天下的名山共有八座,其中三座在少数民族地区,五座在内地)直到清代,仍有以内地作“中国”的。如陈鼎在《滇游记》中说:云南省“楚雄、姚安、开化、三郡,······诸生皆恂恂儒雅,敬慕中国。”又如吴振臣《宁古塔纪略》云:“其绅士在彼者,俱照中国,一例优免。”清末,人们还常把内地十八省(或加上东三省)叫做中国,而与边区相对称。 o?+?@Xb'  
\=$G94%  
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我们的祖先诸夏族的周围,居住着许多兄弟民族,于是人们便把诸夏族地区称之为“中国”。如《论语·八佾》中有:“自月,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亡,即无)业。”《集解》:“诸夏,中国也。” HG)$ W  
'e6J&X  
六是指诸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人们又把诸夏族及汉族建立的国家称为“中国”。如《谷梁·喜公二年传》记载:“中国称齐、宋,远国称江、黄。”又如《史记》中的《齐太公世家》、《天官书》、《匈奴列传》等篇也都把诸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称为中国。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这不仅仅是汉族自己,而且兄弟民族政权也是如此称呼。  ~fs} J  
"yl6WG# J  
正因为古代“中国”一词是指中原地区或汉族建立的王朝,所以,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便以“中国”自居,而汉族建立的王朝虽然迁离了中原地区,但是仍然称自为“中国”。例如在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而把北朝叫做“索虏”、“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而把南朝叫做“岛夷”。有如在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为“中国”,而互相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1qdnU  
7<(kvE*x  
总之,我国古文献上的“中国”一词,或京师(首都),或指中原地区,或指内地,或指诸夏族和汉族居住的地区,或指中原王朝,所以,历史上的“中国”不等于今天中国的范围。 9ph>4u(R  
i2-]Xl  
严格的讲,我国古文献上的“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专有名词,就像古代印度人把恒河中流一代的中印度称为“中国”一样,因为在我国古代,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它的正式国名。例如在汉朝,它的正式国号是“汉”而不是“中国”。不仅如此,匈奴人在与汉朝交往的官方文书里,也是称“汉”或“大汉”,而不称“中国”。又如在唐朝,它的正式国号是“唐”而不是“中国”。吐蕃、回纥等国的官方文书及与唐会盟的盟文中,也是称唐朝为“唐国”或“大唐”。其后如宋、辽、金、元、明、清朝,他们的国号也分别叫“宋”、“辽”、“金”、“元”、“明”、“清”而不叫“中国”。清政府在与外国签订的许多条约上,都是署国名为“大清”。 mRt/ d  
m|;gl|dTB  
真正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的简称,那是从辛亥革命以后建立了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简称:中华民国)开始的。而后,在1949年9月27日,经过反复讨论和征求意见,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和通过《共同纲领》和政府组织法时,一致同意和决定:把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即新国号,简称:中国。 -=n!k^?lK  
^)'D eP/  
因此,我国古文献上的“中国”只是历史上中国的一部分,而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是国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因而,历史上的中国范围,除了中原王朝外,还应包括各民族建立的政权和部落。
离线乐石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9-09
了解
离线ken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9-09
补历史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