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w5U+z
落笔这个题目,恐怕作文以来,最为举棋不定的一回。开始拟定了“与子期书”,但觉得有点太矫情,高山流水,好像我真乃“俞伯牙”似的;其实我就一“好色赋”里的“登徒子”,目的亦为调戏调戏这个据说寿网第一美女加才女的“稀有动物”。所以打算去掉一字,当然不会成了“与子书”,不过可留给将来之人用一下,非亲生的也好;以我现在的觉悟,不在乎多枚“拖油瓶”,一致视为己出;当然,亦须设一提要:孝顺才行,眼里得包容我这个“老的”!可是“珠玉在前”,尚有一名篇《与妻书》,这一字谐音,读来岂若林觉民烈士一般,我却出师未捷身先“挂”,尽管从不迷信此类“凶兆”,细思却也太对不起子期娘子了。毕竟人家存在着女儿名份,不似那水浒上的“孙二娘”,整天介跟群粗老爷们儿混在一起无所谓,而就算“巾帼不让须眉”也为“一丈青扈三娘”的“天然美貌海棠花”,须来小心善待。所幸小生亦非“矮脚虎”,不会唐突佳人,好比“浪子燕青”面对李师师的坐怀不乱,义结金兰。然而我又是个“浪子”,如燕青不是不解风情,盖为“甲胄在身弗能全礼”的情形,否则也就辜负了“风流”一词,枉费他的遍体花秀、多才多艺;尤其“相扑”犹天下第一。我这“巧舌如簧”虽不敢与之相提并论,但为了能够“一亲芳泽”,于是索性斗胆决定“与期书”,“垂涎三尺”一样巴望着“持本御书丹诏去,英雄从此作忠良”而广发喜糖。吾“妻”也就莫怪了。别忘了还有“红包”可收哩! =XR~I
1K Fd
~U
似乎上述有个错别字。不过没关系,就像这整篇文章,其实早已“面目全非”;只保留了个开头儿,可当作“弱冠年纪”或“总角丱兮”的“丫鬟”发髻,抑或如天山雪兄的“呆呆龙”,变化之大,连我自己当初也无法预料。但这毕竟出于本人的手笔,内在原故还是清醒清楚。假设将“旧貌”呈现于此,遑论诸君会“不忍卒读”,不才一样“面红耳赤”,拊膺切齿。皆因“刻薄”二字。大体类比写实小说扉页上常印一行:“情节全然虚构,请勿对号入座;唯有心灵真诚,任人笑骂评说。”却一般没用一样。估计我的状况亦“不死也得褪层皮”不可。却记得一位仁兄曾经告诫道:女人刻薄天经地义。在此先感谢他的恳切与坦荡。再反思己身,一昧任由下去,除了痛快痛快嘴巴,真的“不得金不得银”,糟践翰墨不说,且将自个亦置于“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境地上;而我非女子,无法令人谅解,那些林林总总的“小人”更乃唯恐避之不及的事情。诚然,娘子是看我整天吊儿郎当似的没正经,往往言语轻佻,形骸放浪。可我顶多也就如同一个“恶童”,闲得五脊六兽,发坏去揪女同学的“马尾巴”,还真未想过真的要“怎么着”来着;纵然是他人授我以柄下!这点相信娘子你很明白。说好听些,我这人属于一定“洁癖”的类型,其实就是“有贼心没贼胆儿”罢了。也因为心软,别说人了,连流落街头的小猫小狗让我碰到同样不是个滋味。尤其见不得那种虐待它们的事件发生;但我不会一哄而上地参加群殴,我会选择与其“单挑”,让他也尝尝被人“霸凌”如何。所以每每获闻一些强调“人权”逻辑的言论,我也觉得另外一些探讨“人性”问题的思维正确——由小见大,虐待完动物是否也会转向针对我们周围的弱者,例如老人儿童以及多数妇女?我不知道这种人的心理究竟想干什么,但我清楚自己只想给他一拳;不过也就一拳,剩下还是的交与其他人等;到底动用私刑或法律制裁,目前好像尚无决断。我仅力所能及做到的无非照顾好自家小动物,遇到流浪的一族,让那类好心人去收养,我不祸害它们就行。或许娘子你多少会怀疑我的“能力”。于此不妨给你讲个小故事,也算从侧面对我多做一份了解。昨儿去理发,剪了个“平头”,一改往日里的形象,因为现在瘦身成功,再留长发显得脸更小了;说到这儿,某人是不是拿手自揽了一下“饼子脸”?正当我也“照花前后镜”的工夫,那美发小哥在旁溜须道:“还是这样子精神也利索,显得您的气场更强大了!”虽然这话也中听,至少在时尚的价值观下是一个褒奖,可我仍旧喜欢别人称颂我文质彬彬地像个斯文人。一来也原本如此,二来我更在意“原本如此”下的“摇身一变”,成就“StreetFighter”的一刻,对方的“措手不及”;而这极富戏剧性的情况,在我现实生活里可谓百试不爽。或许这也作为我的“面具”之一。但如同那美发小哥所说“气场强大”的话,别人也就有了提防,比较起来,一贯“低调奢华有内涵”才属于我想追求的东西。不过面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娘子你,小生我这“天蝎座”的性格还真不晓得该如何是好了。唯一也就能保证你个“人身安全”,还得看对方如何,如果都像我一小兄弟一米九几三百多斤的庞然大物般,哥哥我亦唯有再来个“摇身一变”为“忍者神龟”。好在“忍者”并非瞎掰之事,无法“短兵相接”,背后偷袭亦为强项,什么一板儿砖撂地或者一刀下去,皆熟门熟路也。然而却又一次地想起我们都是爹妈亲生、谁的谁心疼,终究也很难下去手;可能这也是我的弱点之一。所以即便“气场”再再强大,优柔寡断的一面同会促使我不堪大事;纵非“吴用”,至多能与“入云龙公孙胜”那样“独善其身”,无论在朝在野,一份“自知之明”也成了我的“无字天书”;不到万不得已不动用,动则“见红”。故而将来“并寻竹泉,和云种树,唤作真闲客”方为我之性命的真相,不知娘子你又意下如何? yB UQ!4e
<_YdN)x
最后不来那套什么“此致敬礼”、“顺侯大安”的话了 。只想说一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否则原本的“长篇大论”就不会变得眼下这般“短小精悍”;但多句“后会有期”还属“锦上添花”之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