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故事,无凭空捏造成分。
没有可歌可泣的情节、期待中的高潮、华丽的砌词,更无任何地气可言(说实在,至今仍不知文章中的地气为何物。。)
2012年9月
马国金鱼进口商林大哥从福州引进了商品级别的当年鱼。
老鸟养鱼,从不纠结于精品鱼或平价鱼。接到来电通知,立即丢下正在扒饭的筷子,即时前往。
来到现场,尽管这次鱼数甚众,横眉冷眼一瞄间,立马十条进了特为老鸟准备的检疫缸。
“老林,保留。”
碍于老鸟老气横秋的个性,林大哥不敢多言,定金也不收,唯唯诺诺: Yes,sir !
[ 现实生活中,老鸟信誉颇佳,待(美)人有礼,尊师重道、童叟无欺。。。 ]
过后数天,一直公事缠身,无暇前往取鱼。
直至三天后,接到噩讯: 疫情爆发,你挑的鱼九死一生,只剩一条。。。
晴天霹雳! 再次丢下正在扒饭的筷子,火速前往。
来到缸前,仅存一红白小寿静趴在底,红筋满佈、白点、尾溃烂,奄奄一息。。
望着老鸟英挺的脸上挂着冷若冰霜的神情,林大哥不寒而慄,发愁道: 病情一发难控,sorry。。
老鸟嘴角抽动: 老林,包鱼! 买单!
林大哥小心翼翼把鱼进袋打氧,唯唯诺诺: FOC。。。
人到中年,驾车态度谨慎,一直龟速,让路于小童、MM、老人。
然而,救鱼为上,老鸟即时恢复少年时“望尘车神”(意即对手只有望尘兴叹、吃尘的份)的勇态。
飘移过弯、逢车过车、风驰电掣赶路,连伫立在路旁的美女也罕有地视若无睹。
回到公司,即刻兑水、设置紫外线灯、下药。
天佑此鱼,经过几天的抢救,命不该绝,慢慢康复。
有碍于鱼体过于虚弱,也不敢多喂,每天仅小餐一顿,让其过着啃苔裹腹的日子。
基于大病初愈、成长的滞留期拖延过久,此鱼已不能适应老鸟大开大合的手法。
惟有按部就班,在这一年内先攻身型和尾展。
2012年10月:
2013年12月:
二岁 16公分


[attachment=1437800][attachment=1437801]












新居,稀养:

后记:
拍毕写真,老鸟余余地点了根烟,和鱼闲聊。
老鸟: 感觉如何?
鱼: 绝处逢生,鱼复何求。
老鸟: 接下来,高蛋白鱼粮和轻绿水侍候,适量节食,发头为首要。
鱼摸了摸头瘤: 当了和尚,惟有过一天,敲一天钟。
老鸟: 一年和尚,不代表终身和尚。
鱼哽咽道: 活着真好。。老鸟真好。
老鸟: 原则所在,使命所向。
明年,待续。
~ 真人、真鱼、真事, 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