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摘自1956年出版的《金鱼》一书,第7页,作者吴吉人。
作者在介绍金鱼品种时,谈到以下事情,原文。
沪上有珍珠鱼,尚不到数十年的历史。据说清季慈禧太后移海军费筑圆明园,到处广罗珍贵玩物。那时,印度赠给她一批特产“大红珍珠鱼”。但印度是热带,热带产物,在亚热带尚可饲养,寒带根本难以生存。所以第一批珍珠鱼由印度运到广州,虽然无恙,但再由广州运到北京,中途已全部死去。等到第二批由印度运到广州时,两广总督李鸿章,认为此项珍品,对北京气温不合,恐蹈第一次覆辙,乃将其中一部,留养广州旗营(因为广州的气候较易繁殖),从此广州就有了珍珠鱼的产生。后来李鸿章的女婿任思九,任广州关监督。他热爱珍珠鱼,从海舶运到上海。任在虹口有私人花园,重楼叠阁,花木明媚,很是富丽。珍珠鱼即饲养园中,任爱若镶宝,秘不示人。那时,沪上人士尚不知有珍珠鱼那种名种。移殖几年,生子不少,终由鱼人将生有鱼卵的水藻带出,从此,外面也有珍珠鱼的种子了。再经人工用五彩文种与珍珠鱼交配,散子后,有百分之一二即成五彩珍珠鱼,且尾巴较原先长大,颜色也更美丽,比起尾鳍短小的原种珍珠鱼来,完全不同了。目下苏州城内书院弄某鱼园,繁殖有五彩大尾珍珠,色泽形态,均较上海的珍珠鱼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