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景:“文化”,这词儿太难解释清楚了。。。几乎世间所有创造、现象都可称之“文化”,我这样想啊,真的不自信、“不自知”,更谈不上“艺术人生”,糊口饭吃而已哈。。。还盼高人指点。。。
“中国金鱼、文化”,名正言顺。。。
.......
(2020-07-28 11:51) 
学习(摘录)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指出。
2019年4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习近平曾坦言,他从小就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中华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也成为其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源泉。在国际舞台上,习近平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言人”,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中国理念。
2015年3月2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时引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话——“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强调“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表达了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深刻思想。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今天,我们在多彩的民俗活动中追思先贤、祈福平安,传承和丰富着我们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守护精神家园,并且积极与先进文化结合,在继承和弘扬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必将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