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2
  • 15201阅读
  • 86回复

探讨饲料与金鱼发育、失鳔症状之间的联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生涯学习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5-12-15
嗯!确实如此。因为那些鱼儿在同样时间里吃进去了更多的颗粒饵料,堵塞肠道的概率也就加大,因而日后发生侧翻,翻肚,失鳔或甚至肠炎的后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w2e 9Ue~WH  
:x/L.Bz  
内容来自[短消息]
离线dong1998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5-12-15
        
离线虎麒麟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5-12-15
这个课题很大,知者然也。建议问问没有把金鱼养失膘(或控制在最低)的鱼友的经验,也许有不同的借鉴。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5-12-15
我试过水产用的一种内寄药,效果不明显。找时间试试惠虹。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5-12-15
回 生涯学习 的帖子
生涯学习:另外,建议已经购买了大颗粒饵料(粒径在2毫米以上)的鱼友们可以尝试将这些手头上的饵料通过打碎或粉碎方式,成为了较小颗粒或粉末状后再进行喂食实验,但请注意喂食量,因为小颗粒的密度会高出大颗粒饵料,因此,感觉上是需要调整好自己的目测方式,最好是可以测量重量以掌握安 .. (2015-12-15 12:13)  sOyL  
8)o%0#;0B  
饲料中加入益生菌粉肯定是有帮助的。   {M^BY,%*  
[KMNMg  
水产中药泡饲料效果很好,但对应经发病的鱼治标不治本。对未发病的鱼有一定预防作用,主要是不敢长期一直喂。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5-12-15
回 生涯学习 的帖子
生涯学习:今天刚看到此帖!首先感谢楼主的赞赏。
我个人自从饲养研究金鱼之后,就深深地被这种魅力十足的生物所吸引住了。。。但由于个人的条件,一直没有饲养过所谓的精品级别金鱼,几乎都是从4公分大小的小鱼苗开始饲养。另外也有一批金鱼是从鱼卵孵化针苗出来后,精心饲养长大的。因此 .. (2015-12-15 11:29)  1{A K=H')  
82M` sk3.  
有一个情况:我感觉先生的喂食量偏小,不知鱼的生长情况如何? b+CJRB1  
lc$wjK[w[  
我觉得可能不仅仅是粉末饲料的原因,因为慢工细养对鱼的健康肯定是有很大好处的。 +# 3e<+!F  
|->C I  
但是有些品种的鱼却容易错过最佳生长期,成年后没法有成鱼该有的表现。
离线明媚阳光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5-12-15
.学习了,受益匪浅。
离线生涯学习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5-12-15
回 虎麒麟 的帖子
虎麒麟:这个课题很大,知者然也。建议问问没有把金鱼养失膘(或控制在最低)的鱼友的经验,也许有不同的借鉴。[表情] (2015-12-15 12:37) LP=y$B  
yIcTc  
感谢您的交流与借鉴! xr{Ym99E$  
金鱼的慢性病症确实是有多样性的病理原因。不仅仅是体型小的金鱼宠物,人类也是如此,消化系统器官的出现问题绝对不是一朝一夕所造成的,而是一个时间过程所形成的一个表象结果。而这个过程是相当的复杂,其中当然金鱼所依赖生存的水体环境,气候要素之外,其他最重要的就是人为后天因素所造成的。而通过个人的实验验证了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饵料的性状:形状,大小,营养成分配方。 op\$(7<d-  
当然,个人也知道个人分析的片面性,所以正如楼主所说的,希望会有更多的金鱼饲养前辈出来交流与分享各自的经验,集思广益,则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对于该失鳔症的认知与预防。至今个人的初级阶段很片面的饲养经验自然不可以一盖全,来下定论,充其量只是在如何有效预防失鳔症的发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而已,更高层次的病理论证还是需要专业的病理学家来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F(#?-MCs  
但是,很庆幸的事实是自己最少找到了一条有效预防失鳔症的指引方向,不再走冤枉路而已。 $btu=_|f  
离线生涯学习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5-12-15
回 非地球虫子 的帖子
非地球虫子:有一个情况:我感觉先生的喂食量偏小,不知鱼的生长情况如何?
我觉得可能不仅仅是粉末饲料的原因,因为慢工细养对鱼的健康肯定是有很大好处的。
....... (2015-12-15 12:50) 3"7Q[9Oj  
-0d9,,c  
感谢版主交流! 9L:wfg}8s  
确实鱼儿的生长速度不是如同鱼场那般的硕大,这主要是由于个人无法时常居住在同一个地方一直来照料鱼儿,一年中还需要回到台南老家,新加坡老家走走看看。。。因此,饲养金鱼的重点就在于将金鱼养活的课题上。是故,个人重点不在于金鱼的品质等级,而只在乎金鱼本身的健康状态与否,所以,研究方向就在于如何可以安全的饲养活金鱼的课题上。 'EiCT l  
因此,今天,才会发表很多有关水质与水体环境,饲养金鱼环境要素,饲养容器研究开发,无人饲养运行模式系统的研发等项目。 L@{'J  
另外,个人观点:金鱼是宠物不是食物,所以金鱼不需要体型硕大来震撼人们,相对的个人倒认为一条活泼可爱,游姿稳健的金鱼就可以了,个人绝对不在乎单臀鳍,三尾,背部只要没有突出明显的扛枪带刺即可,即使是地摊鱼,个人也还是会饲养的。 Ku l<Q<  
但是,在饲养金鱼的过程中,遭遇鱼儿一条接一条发生失鳔症状确实是很苦恼的事情!因此,同一般的鱼友一样,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冤枉钱,购买了多种不同级别与品牌的金鱼饵料,但是最终还是找不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鱼儿还是陆续的出现失鳔或翻肚的不正常现象。。。因此,自己不得不尝试寻找出一条可行的解决方案,因此,其后开始了自制饵料的过程,经过几番研究测试配方和制作方法,最后才总结出粉末状荤素搭配的综合性饵料是适合自己的饲养手法。 q* p  
当然,这只不过是适合自己个人的一种预防失膘症状的措施而已,谈不上是治本的方案。 B{`adq?pW  
NgDhdOB  
/"8e,  
[ 此帖被生涯学习在2015-12-15 14:02重新编辑 ]
离线虎麒麟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5-12-15
回 生涯学习 的帖子
生涯学习:感谢您的交流与借鉴! ]o<]A[<  
金鱼的慢性病症确实是有多样性的病理原因。不仅仅是体型小的金鱼宠物,人类也是如此,消化系统器官的出现问题绝对不是一朝一夕所造成的,而是一个时间过程所形成的一个表象结果。而这个过程是相当的复杂,其中当然金鱼所依赖生存的水体环境,气候要素之外, .. (2015-12-15 13:20)  /*qRbN  
W#F9Qw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因为是商家,不方便多说一些东西,我们已经研究了10几年了,是有一些心得的,已经有很多鱼友开始受益了(从小到大失膘的概率非常低),这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问题,只是牵涉的面比较广,不能一一阐述,请您原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鱼的问题出来了,就需要调养一段时间的,可能几天、十几天、几个月、、就是这个意思,但治本才是关键,所以,建议分类来对待这个问题,了解了机理了,已经不认为这是个问题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交给时间吧。只能说:请解决饵料品质和结构问题吧!顺告:高蛋白和消化没有直接关系!个人非常肤浅的狂语,如有失当之处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