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光,是很多鱼友关心的一个问题,比如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我用什么灯才能长出绿苔。 w!.@64-
E+f)Zg
:
就基本性质而言,光既可以看作是一种波,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光粒子。作为波时,区分不同光的最重要的特性是波长(可类比丢一块石头到水里,水面两个相邻波纹间的距离),作为离子时,每个粒子是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 oBzl=N3<
#Y'eS'lv4
自然光(太阳光)是由非常庞大的光群(谱)复合而成的,其中可见的就是我们熟悉的那几种,波长从380纳米到780纳米,我们日常所用的各种灯光都是在可见光的光谱内模拟自然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阳光的很多作用,用普通的灯光是实现不了的。 O$Rz/&
,eXtY}E
不过,如果仅以长出绿苔为目标,普通灯光是完全够用的,因为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光恰好是可见光,且以红色或紫色两头光域为主,基本不吸收绿色的光(这也就是我们看它们是绿色的原因)。 I6>J.6luF9
z/@_?01T=
这里我们需要了解几个概念,第一个是色温,我们经常看到有鱼友讲“用4000K、5000K的灯就是指这个概念,描述色温的单位是K。色温主要是从感关上描述一个光的“大致状况”,借用加热一块铁来做比喻,温度越高,铁看起来越亮。总体而言,色温越低含红、橙色的光越多,越高则含绿、蓝色的光越多。太阳光的色温是5900K。 bc)>h!'Y
"yWw3(V2>
使用很高色温值的光源并不能保证长出绿苔,比如1个1瓦的小夜灯也可以是4000K,色温指示的只是光谱构成,若要长出绿苔,光还必须有足够的“强度”,这就需要光通量和照度的概念。 z _!ut
-%nD'qy,.
光通量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个单位面积的光能量流,单位是流明(lm),一单位流明的光均匀的照在1平米的面积上,我们就说这个面上的照度是1勒克斯(lx),照度反映了光能量的强度。绿色植物,包括藻类(绿水或青苔),其正常生长都需要一定的照度,比如小球藻在2000lx的照度以上时才能良好生长。 }3pM,.
S;|:ci<[=
那我们所用的灯具能产生多少流明呢?这和灯具的发光效率有关,电能在转换为光能时,总有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浪费掉。早期的钨丝灯泡,效率最低,每瓦不到10流明,现在用的日光灯就很高了,可以达到60以上,这样一个40瓦的日光灯就能产生2400流明,把这些光都照在鱼缸里,当然能产生2000lx以上的照度,照出绿水或青苔,那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可形成绿水的藻类总类繁多,其正常生长所需照度并不相同)。 [>=!$>>;8
zLI0RI.Pe
读了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的《光度学》,了解了一点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不对的地方请朋友指正。 0R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