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2
  • 1716阅读
  • 7回复

名特优鱼类品种养殖需走正道 避免商业炒作(ZT)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古鲁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10-03
解决名特优鱼类养殖存在问题的方法 zqh.U @  
3fgVvt-2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名特优鱼类养殖的实践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4yW9}=N!  
oyZ}JTl( Q  
  因地制宜:发展名特优鱼类的养殖必须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综合考虑。根据气候条件、饲养种类、饵料资源、人们饮食习惯、市场容量和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来确定饲养方式和饲养规模。如人们经济收入较高的地区应饲养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以活鱼为食的鳜鱼、翘嘴鱼白等);饵料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应饲养以小杂鱼为饵料的鱼类(鲇鱼、怀头鲇等);市场容量较大的地区,名特优鱼类的养殖规模应相应扩大,以满足人们对不同档次水产品的需求。总之,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因地制宜发展名特优鱼类的养殖。 K9\`Wu_qL  
hF"yxucj$  
  研主引辅:发展名特优鱼类的养殖应以开发本地区的土著鱼类为主,引进外来种类为辅。本地区的土著鱼类在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等方面较引进鱼类更具优势,只要研究和解决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饲养、亲鱼培育和饲料生产等技术,土著鱼类养殖就可能成为当地渔业生产新的利润增长点。引进鱼类虽有一整套现成的渔业生产技术,但由于其对引进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条件是否适应,以及是否会对当地的鱼类区系组成造成影响等都必须认真研究,采取慎重的态度,否则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I'{-T=R-q  
Cb~_{$A  
  质量并重:发展名特优鱼类的养殖既要增加其种类,又要保证引进的质量,使引进的每一种类都有一整套成熟的饲养技术。因目前许多名特优鱼类缺乏成鱼饲养技术,使名特优鱼类的养殖只能停留在苗种阶段,能不能进行成鱼的人工饲养一直是个未知数。因此对于名特优鱼类不研究则罢,要研究就要研究清楚是否能进行成鱼的人工饲养,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使后人少走弯路。 '#mv-/<t*  
paF$ o6\  
  名副其实:发展名特优鱼类的养殖就要名副其实,按照名特优鱼类的喜食性以及根据本地区饵料资源的情况来养殖。饲养饵料充足的鱼类,既可使经过人工养殖获得的名特优鱼类与自然水域生长的名特优鱼类在质量上相差无几,又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7%) F]  
_&_#uV<WG0  
  避免炒作:要想让名特优鱼类养殖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坚决避免进行商业炒作。商业炒作使名特优鱼类养殖的数量忽多忽少,价格忽高忽低,市场始终处于动荡中。
离线小方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10-03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10-03
离线lukeaudio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10-0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10-03
支持啊
离线bianyaqi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10-03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10-03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离线乐石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10-03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