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2
  • 4256阅读
  • 21回复

关于金鱼养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蝶尾迷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2-08-11
        金鱼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宝贵的物质财富,是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留给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很久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和改善,金鱼也逐渐更多的走进寻常百姓家庭。于是,有很多热衷于金鱼文化和金鱼养育的专家、学者乃至普通金鱼爱好者,开始思考、探索金鱼文化、养育技术方面的一些问题,比如:古法养鱼好还是现代好,金鱼种系为什么萎缩,金鱼文化怎样发扬光大等等。
本人只是一个普通的金鱼爱好者,但金鱼这种精灵已经陪伴我度过了30多年的美好时光,可以说,金鱼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借此机会,我想我有责任、有义务谈一下自己经常思考的一些问题。当然,我的思想是局部的,肤浅的,甚至也是片面的。无妨,我想只要是有益于金鱼文化的传承和金鱼养鱼技术的提高,任何探讨都是应该提倡的。
一 关于古法养鱼
        “古法养鱼好还是现代养鱼好?”这个问题的争论一直以来似乎就没有停止过。我想我们还是应该经常换换角度看问题。
        1 从欣赏的角度看。
        让我们回到古代的中国,那时的社会自然条件是,男耕女织,大部分的中国老百姓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且一直受温饱问题的困扰。那时的金鱼还是大多集中在一些达官贵人或皇宫深院。条件不好的普通百姓土盆瓦罐,有钱的人家木海瓷器,皇宫可能更加考究,会拥有专业的民间大家和更加考究的饲养器具,但不管怎么说,就当时的社会自然条件看,庭院门前,瓦罐木海,金鱼带给人们的美感或视觉冲击还是很强的。那么现代社会是一个什么情况呢,首先是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城市、小区高楼林立,城镇乡村也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大大改善。那么试想,如果在一个100平方的楼房中摆一泥缸瓦盆或者木海之类的容器,且不说无处可放,即便放得下,观赏性也大打折扣。当然,也有具备这样条件的家庭或环境,毕竟不多,另当别论。反正我是选择了玻璃水族和塑料水槽,凉台一角,客厅一偶,美观大方,业余时间养鱼读书,快哉快哉。
        2 从种系的存续角度或技术的角度看。
        金鱼这种精灵从她的发现到定向培育,可以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适应了古法的一些生长环境,或者干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定向培育的。只是到了近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开始要求金鱼的生存环境与自身的生活环境相适应。这种要求给金鱼某些品种的存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老的品系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消失。因此,从维持金鱼品系的多样性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继承这种中国金鱼特有的饲养方式和相应的技术。仅从一些传统金鱼的种系维持,都非常必要。举例来说,道理很简单,市场上常见的玻璃水族箱里不大可能培养出出色的珍珠、宫娥和水泡。
        3 从文化的角度看。
        我们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金鱼饲养方式的多样化可以进一步丰富传统的金鱼文化,使这一民族的瑰宝更加富有内涵。在饲养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古法养鱼还是非常富有文化魅力的。让人欣慰的是,现代社会,有很多热衷金鱼文化的专家、学者、民间高手甚至是普通金鱼爱好者。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不必担心古法养鱼这一古老饲养传统的失传和消失。
        4 从饲养者个人的心理认知倾向角度看。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有些鱼友怎么看都是古法养鱼好,20平方的客厅或几平方的露台放置一个大木海或瓦盆,他就认为是美的,完全可以接受,那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至少我们应该尊重主人的审美观和心理认知倾向。
        总之,我们不必纠结于古法养鱼好不好。黑格尔说:Was vernünftig ist , das ist wirklich , und was wirklich ist , das ist vernünftig意思是说,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真实的, 凡是真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用一句老百姓常说的话:合理的都靠谱儿 ,靠谱儿的都合理。有道是应用各种养育方式,保持金鱼这种精灵的丰富多彩,“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二 关于金鱼种系的萎缩
        1 现状
        我们不能否认,金鱼种系的萎缩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一些古老的金鱼品种消失是一个非常令人遗憾甚至痛惜的事。现在走进寻常百姓家中的金鱼品种较之近代,已经寥寥无几。
        2 原因
        我想金鱼种系的萎缩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其一,是喜爱偏好。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变得也来越小。金鱼的半壁江山已被各种玲琅满目的热带鱼所取代。同样是美的东西,我们无法挡住人们对热带鱼的推崇和喜爱。从心里上来说,人们往往对以往不大接触的东西更有新鲜感,对常年司空见惯的东西失去兴趣。这也是近年来热带鱼“火”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二,是技术障碍。热带鱼和金鱼在饲养手法上有很大区别,金鱼的饲养很大程度上靠感觉、靠经验,讲究区别对待和因地制宜。热带鱼则是靠装备,靠硬件。很多人对金鱼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技术问题上望而却步。
        其三,市场因素。一方面规模化饲养的低成本造成一些普通品种和残次鱼充斥市场,鱼满为患,价格低廉,而低廉的价格又反过来影响到供应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些稀有品种受饲养条件和价格的限制,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而这样的品种繁殖成本和养育成本也较高,这又进一步阻碍了这部分金鱼种系的普及。
        总之,我们在保持金鱼种系繁荣的同时,如何让五彩斑斓的各种金鱼都能进入千万个家庭,在这方面,“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三 关于金鱼文化的传承
        1 继承
        金鱼在我国素有碧波仙子的雅称,如何让这一古老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得以继承,其重要性不必多言。只是金鱼文化的继承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在金鱼文化的宣传普及上要做工作。金鱼爱好者都知道,金鱼的饲养和热带鱼不同,从某种角度看,养活热带鱼就是养好了热带鱼,而能养活金鱼,并不代表能养好金鱼。不同品种的金鱼有着不同的饲养手法,同一品种的金鱼在不同的发育成长阶段也有着不同的变化,体验这种不断变化着的美,正是金鱼饲养者的乐趣所在。同时,金鱼还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物,寓意金玉满堂。中国人养金鱼讲究养鱼养心,通过金鱼的饲养,领悟做人处事的道理,其中的奥妙是饲养热带鱼所无法比拟的。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鱼友甚至社会机构,大力宣传和提倡。
        其次,在培育喜好人群上要做工作。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世界。在培育喜好人群方面我们大有可为。近年来越来越大的网络优势也逐渐显现,各类金鱼饲养论坛、网站快速兴起,让笔者看到了中国金鱼文化继承的希望。
        2 发展
        任何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和包容性。中国金鱼文化也不能例外,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要在创新中求发展。
        一是要依靠技术。依靠科技的力量在金鱼饲养技术上不断突破。
        二是要依靠魅力。依靠中国金鱼独特的文化魅力,不断定向培育出更加适合现代家庭养育,为更多人接受的新种系。在这方面,国寿的兴起,更是让笔者看到了希望。
        总之,在金鱼文化的传承方面,我一直对那些不遗余力做出贡献的人们心存敬畏。只是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离线青年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2-08-13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离线蝶尾迷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2-08-13
版主讲的实在。
离线老反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2-08-12
因地制宜有道理,多数鱼友养鱼还是为了乐趣,也有不少升华到文化层面的。中国地广东西南北中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生活条件各不相同,不可能有相同的方法,管他什么方法养鱼都是为了乐趣,有条件各种方法都试试也是趣事一件 不管怎么样乐趣还是摆在第一位的,没有乐趣也没法去谈文化了啊。
离线蝶尾迷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2-08-12
回 回家吃饭 的帖子
回家吃饭:我觉得还是因地制宜的好 (2012-08-12 18:06) 

不错,就是要因地制宜,用科学的方法养好鱼。
离线雨后残虹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2-08-12
学习学习
离线回家吃饭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2-08-12
我觉得还是因地制宜的好
离线只爱蝶舞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2-08-11
离线蝶尾迷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2-08-11
确实太长了。呵呵。我还意犹未尽呢,说实话,我觉得自己只是开了个头,如果真的喜欢中国金鱼文化,应该会有很多需要探讨的问题。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2-08-11
太长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