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引用第30楼fish.nemo于2008-12-13 17:09发表的 :
恩!看过当年组成年组的评分后我也发现这次评选更多注重挑缺点而不是着重看优点,感觉整体评分更注重些尾呀,背呀等等个个局部特征在单独看,整体考评鱼的观赏价值很少,一些体高,头型等严重影响鱼整体观赏性的占分很少,这也许是受日寿评判标准的影响太多所致吧。不过日寿不适合侧视的,过多的受日寿影响,借鉴日寿的各个局部特征比重来评分肯定无法客观的评出侧视寿优劣的。首先体高就拉开了寿和其他蛋种的侧视观赏差距,如果给我条高身尾有点塌的鱼和矮身尾张力好的2选1,我考虑都不用去考虑就会选高身那条,这个整体观赏性差太多了,对寿呀镏金这类鱼来说,侧视的话,矮身本身就是一个缺陷。当然如果俯视的话,显然体高可能就不是重点了,尾型可能更重要,这个无论蝶尾,俯视寿或者其他品种俯视都是这样的。
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也的确存在这个问题,我想潮流的影响是次要的,我们这些评委其实也就是老一些的鱼友,不是权威专家,但是多年过来,对国寿弊端还是有所了解。希望改进的地方会体现在评分中。比如国寿以前的漠视俯视造成的尾筒,尾巴的硬朗和展度的重大缺陷等,在这两届的比赛中都刻意给予了关注,不然侧视组也就不用拍俯视照了。当然国寿还是重点在侧视,这一点体高和雄壮度就很重要。还有就是整体性的关注,我认为一条个别部位再优异的鱼如果整体不协调或者各部分搭配不美也不能成为一条好鱼,或者一条整体很优秀的鱼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泳姿的障碍,那么他也是废鱼一条。所以比赛还是综合起来看的,至于见仁见智,那是很正常的。这回成鱼组我最欣赏75号鱼,但是脑袋吃了大亏,没有得到所有评委的认可,所以总分就低了,一些中规中矩的鱼虽然无甚优异,但是扣分少。这也是比赛的弊端,就像考试一样,其实未必就能真的见证高低。比赛本身就是一种玩,我想玩还是主要的,不是争田争地,不妨多考虑下多数评委的意见,也要考虑多数鱼友的意见,多数人的意见还是能见证一些道理的,大家互相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