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2
  • 7473阅读
  • 22回复

北京金鱼四大家之一 金鱼牟的片段 (1984.9.24《工人日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大苏打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7-09
— 本帖被 大苏打 执行提前操作(2009-07-12) —
... ...

在金鱼池东街十四楼六号,我访问了牟庆增。他现在北京市花木公司当“鱼把式”,还选为崇文区政协委员。他年过花甲,满头霜发,但腰板硬朗,脸色红里透紫,跟我握手时,还挺有劲呢。
牟师傅住着楼上的三间房,家里的“现代化”玩艺已经配了套。我坐定后便问:  “听说,您是‘金鱼世家’?”牟师傅缓缓地说:  “听老辈人讲,我们家从明朝起就养小金鱼。那时这一带尽是鱼坑,有一亩地大的,也有两三亩大的。在旧社会,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之后,我们养鱼的都得往宫里进贡一千条金鱼,不但不给分文,还得搭上十两银子。”
我奇怪地问:  “那为什么?”牟师傅愤愤地说:  “进贡的金鱼,有人验收。万一挑出不合格的打个欺君之罪,就要遭殃。这十两银子,就是准备贿赂管验收的。”
“我从十四岁起,就挑担子走街串巷卖小金鱼。那时吆喝一天也赚不了两斤杂合面钱。碰上地痞、流氓、国民党伤兵,抓了金鱼,你若要钱,“伸手便打你个鼻青脸肿,有次连鱼挑子也给你砸了。”
“在外面受气,回到家也受罪。”牟师傅接着说:  “龙须沟滋生的蚊子、蝇子,横冲直撞直碰脸;长尾巴蛆也从门缝、窗缝往屋里爬。一到夏秋,每天扫地,—簸箕土里就半簸箕蛆。老舍编《龙须沟》的戏时,采访过我三次,还让我说说怎么卖小金鱼呢。”
牟师傅坐在沙发上,望着满屋漂亮的家具和“机械化”设备,激动得白胡茬直抖。“想想过去,再看看现在,真是地狱换了天堂呀。”
在他的带领下,我又来到了北京市花木公司牟师傅工作的鱼场里。只见一溜溜水泥抹的池子和瓦盆里,嬉游着很多斑澜多姿的金鱼,我问牟师傅:  “听说您的‘桃李’遍天下啦?”牟师傅谦和地回答:  “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养金鱼技艺,总得有人接续,不能带到棺材里。我先后带的徒弟有几十个。有的在北京的公园工作,也有的是外地来拜师学艺的,这个鱼场的场长李振德,就是从十五岁起就职我当徒弟的。”
牟师傅笑着又说:  “我这一辈子喜爱金鱼,连做梦都在跟金鱼说话。可解放前,虽经几代人的辛勤培育,我们这里只有三十几个金鱼品种;解放后虽有了发展,十年动乱又砸了不少,这几年千方百计,终于发展到六十多个品种了,比解放前翻了—番。听说,有不少外国人都对我们的金鱼很感兴趣,要买的数量大得惊人。为了美化人民的生活,为国家多嫌外汇,我豁出这把者骨头,也得把这个国内最大的金鱼场办得好上加好 ……
我的采访结束了。短短几天里,我看到了龙须沟人的今天的笑颜,还听到了他们感激党,感激社会主义祖国的强烈心声。
[ 此贴被大苏打在2009-07-09 15:33重新编辑 ]
离线大苏打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7-09
从清末到芦沟桥事变之前,金鱼池一帝,垂柳被伐,园亭颓废,龙须沟污水流淌其自然景色已不引起人们的兴趣,甚至反而令人生厌了,但它的金鱼业还曾兴盛过一个时候。

那时,天坛的北坛墙墙根下,有一溜低矮的房子,住着补锅的、焊洋铁壶的、打铁的、开木匠铺的……各种手艺人。隔着一条土路,对面就是自天桥折而向东流的龙须沟。从天坛北门向西,走不到三百米,龙须沟有一个向北去的沟岔,把整个金鱼池分成东、西池两块地方。

大约民国初年,有一曾姓官僚从一些养鱼人家手里收买了西池的所有池塘,计有一百多亩地,二、三十个坑,加以整修,雇了徐家、张家、姚家等十几个鱼把式,开办了《知乐渔庄》。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该渔庄最是兴旺。经理是当过国民党文安县县长的曾云沛。他让手下的一个名叫赵德鹏的马弃做二当家和代理人,总管渔庄事务。后来,赵德鹏的儿子赵奎玉也在渔庄管事。当年,《知乐渔庄》是北京最大的金鱼养殖场,也兼养其他鱼,用吸水机给鱼坑换水,在那个时候已属先进之举了。营业部设在今向荣街北口一带。门口挂着一块黑漆金匾。夏季在室外摆列鱼盆,展销各种金鱼,冬天,则移至室内。前来观赏和购买金鱼的人各级都有。渔庄门口也常有小汽车停靠。另外,平民百姓,大至官僚买办,使馆洋人都有。渔庄还派渔工给那订购金鱼的有钱有势的人家送去上好的品种,还批发一般的金鱼给那些小鱼贩子。贩小金鱼卖的,大都是民国八年以来河北文安县发大水逃荒来的灾民,以民国二十六年逃来的灾民为最多。先后累计起来,大约有四百多户,二千多人。他们身住简随的窝棚,贩来一点小金鱼到街上叫卖,饥一顿饱一顿是常事,日子过得很艰难。他们就住在金鱼池东南边,那是旧北京的一个贫民窟。

东金鱼池有徐家、牟家、张家经营的三个渔场。他们都住在牟家井,南边就是养鱼的池塘。他们的渔场,规模耍小得多,一家只有几个坑。一般情况下不雇伙计,只靠全家人动手养鱼度日。他们都是养鱼世家,有的,从明朝起,祖先就在这儿干这一行。代代相传,传到牟庆增,已是第五代了。
[ 此贴被大苏打在2009-07-09 15:30重新编辑 ]
离线高源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07-09
感谢LZ
离线锡冲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07-09
老人们的故事 很感人
离线ghj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7-09
可惜北京这些珍贵的金鱼传统都消失了.
离线鱼乐059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7-09
谢谢,真情故事
离线博士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7-09
80年代背景下的文章 还是略有些遗憾感哦...养鱼人如此追求品种的数量 时代的烙印啊 倒是很好奇封建社会是如何验收进贡的金鱼的
离线kingkong_0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7-09
值得尊敬的老一辈
离线yuyingbaba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7-09
顶老人们
离线鳞隐阁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7-09
想起了小时候看“龙须沟”电影,还真是老前辈描述的那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