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2
  • 6274阅读
  • 13回复

收藏“鱼文化”第一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牧渔人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01-10
浙江农业


①鱼形孔雀绿化石



②清代兽牙鱼形挂件



③商代青铜鱼币



④元代釉里红双鱼玉壶春瓶



⑤清代鱼纹茶叶罐



⑥民国鱼瓷盘



⑦清代白玉对鱼



⑧亿年鱼化石



⑨国外金鱼油画



⑩唐代白釉四鱼尊



(11)收藏家王晓海



  家有千余件藏品不稀奇,稀奇的是这些藏品都跟“鱼”有关。宁波市知名收藏家王晓海独辟蹊径,成了我国收藏“华夏鱼文化”器物的第一人。

  走上收藏之路

  王晓海先生说起收藏,那悠缓的语调、恬淡的目光,仿佛又回到那过去的岁月里。上个世纪70年代,三市旧货市场位于现在的仓桥街一带,是宁波最大的旧货集散地。每逢三、逢八开市的日子,这里热闹非凡,人们带着各种古玩、书画、工艺品来市场交易。

  1976年,老王还是个20出头的小伙子。一天,邻居———一个钟表店老板对老王说:“俗话说‘牛眼识草,慧眼识宝’,你如果有兴趣,跟我去三市淘宝吧”。老王听了有点心动,因为在此之前,他大部分业余时间只是种种花草,养养金鱼,练练书法。

  第一次去三市旧货市场是在7月份。凌晨5点,天刚蒙蒙亮,老王就跟着邻居出发了。说起那天集市的盛况,老王眉飞色舞:“哎呀,到处都是人,什么都有得卖,我这个看看,那个摸摸,简直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很快,老王的眼睛被一个“狮纽印章”吸引住了,“颜色黄红相间,真好看,底下还刻有四个字”。

  其实,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在老王的概念里,挑古玩的标准只是“好看”或者“好玩”。这个“狮纽印章”摊贩要价5元,这相当于老王一个月收入的六分之一,可老王几乎没犹豫,掏钱就买下了。老王说:“那时脸皮薄,总觉得还价挺难为情的。”

  直到三年后,老王才发现这枚“狮纽印章”的真正价值。那时儿子刚出生不久,老王就拿着这枚印章找到西门板桥的一个刻章老人,要给儿子刻章。老人懂行,一拿到这枚印章就仿佛发现了新大陆:“这块可是昌化鸡血石啊,若在上面重新刻字的话,要磨掉4毫米,太可惜了。”老人说你卖给我吧,老王不肯。一个星期后,等老王去取印章时,却发现有多年刻印经验的老人只刻了儿子的名字,竟然忘了把“印”字刻上去。老王对老人说:“这个章要重新刻。”老人告诉老王:“这可是鸡血石啊,重新再刻又要磨掉4毫米,我感到肉疼。要不,150元卖给我吧。”老王还是没答应。事隔多年后,老王说:“这很有可能是某位名家的印章,可惜磨掉了,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

  那天老王整整逛了一个上午,除了收获一枚“狮纽印章”外,还花了15元钱买了一个明朝成化年制的瓷盘。从那天起,三市旧货市场就多了一个年轻人的身影。每逢开市,他总会赶去,一个个古玩摊逛过去,一件件文物看过来。看得多了,经验也丰富了,而且谈价格也不会“难为情”了。

  与“鱼文化”结缘

  老王说:“1994年我加入了上海收藏家协会,那也是我收藏古玩的分水岭。”如果说1994年前,老王的收藏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的话,那么1994年之后,老王开始有意识地只收藏跟“鱼文化”有关的器物了。收藏界流行一句话:“中国收藏半壁江山在上海”。参观完上海收藏家协会几个会员的藏品后,老王发现,这些人的收藏都是有主题的,有专门收藏火花的,有收藏邮票的,有收藏筷子的,有收藏紫砂壶的,还有收藏月票的……这给了老王启示,“我何不也收藏一个专题系列?”

  事后,老王把自己20多年收集的藏品翻出来一看,竟发现1000多件古玩里有四五百件跟“鱼”有关。他灵机一动:为何不收藏鱼器物呢?老王说:“宁波是沿海城市,鱼跟咱宁波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鱼和龙一样是华夏民族的图腾,我们中国人不都拿鱼来比喻富裕、喜庆、爱情和幸福吗?”从此以后,老王的收藏就有了方向。事实上,后来他也发现自己当初的选择是“那么的英明”———加入中国收藏俱乐部后,老王得知收藏“鱼”文化类器物在全国就只有他一个人。

  此后再穿梭于各个古玩市场时,老王的眼里就只有“鱼”了。

  老王家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为了一个木盆吃了一个星期的酒酿圆子”,提起这句话,一家人就会相视而笑。原来有次老王去菜市场买菜,意外地发现摊贩用来装酒酿的木盆,上面绘有两条鱼,而且是清代的,这让老王欢喜得不得了,赶紧提出:“我要买这个木盆”。可人家摊贩不乐意了,这可是她母亲当年出嫁时的随身嫁妆,而且现在还盛满了酒酿,怎么能卖呢?正当老王懊恼得直挠头皮时,旁边的人提议说:“把酒酿和木盆都卖给他。”摊贩想了想,点头同意了。当老王把一木盆酒酿圆子端回家时,可把妻子惊得一愣一愣的。结果老王家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把这一脸盆的酒酿圆子消灭光。老王笑呵呵对记者说:“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啊,我们都不想碰酒酿圆子了。”

  一旁的儿子插话说:“我爸收藏鱼器物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常常研究“鱼”文化类器物就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忘记了休息。”

  1996年,老王被评为“宁波十大收藏家”。一位宁波市老领导看了老王的藏品后,鼓励他再接再厉,并欣然挥毫,写下“集鱼器物万件,智慧情留千年”12个大字赠予老王。

  去国外淘宝

  1997年,老王去国外旅居数年,足迹遍布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十几个欧洲国家。每到一座城市,老王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参观当地博物馆,第二件事就是去古董店或交易市场淘宝。

  去国外时,老王带上了一盘由电视台录制的“华夏鱼文化”藏品的录像带,他每到一处,就会自豪地放给外国朋友看。外国朋友看了都翘起了大拇指说:“Wang,verygood!(王,好样的)”有一天深更半夜,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开门一看,好几个老外朋友,捧着各种各样跟鱼有关的工艺品、古玩,一脸兴奋地说:“China,Wang,fish,fish!(中国,王,鱼,鱼!)”老王就问多少钱?老外就用手划了一个大大的圆———意即“0”,不用钱。

  后来,老王把所有的鱼器物全部托运回国,其中包括古董店淘到的宝贝和外国朋友赠送的东西,整整装了20多箱。老王说,在国外的一些古董店,经常能看到中国的古董,如果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他真想把所有的中国古董都买回来。

  老王有个汉代青铜鱼洗,平底,盆底有一条翩翩起舞的鱼,两边有数条小鱼。老王说,这个青铜鱼洗是他在法国卢浮宫附近的一家中国青铜器古董店淘到的。当时,古董商见老王挺内行的,就把最好的中国瓷器、玉器、青铜器、唐三彩,一古脑搬出来放在桌上,让他鉴定。在一堆古董中,有个沿口已破损,但盆底鱼纹清晰可见的汉代鱼洗一下子引起了老王的注意。老王迫不及待地问老板价格,老板说一口价6000法郎,于是付钱成交,老板还愉快地邀他共进午餐。

  老王在荷兰的一个交易市场内看到一盏珐琅彩蜡烛台,上面有六条彩色的金鱼。老王说,这可是欧洲的王公贵族才有的东西。可当时对方开出的价格超出了他的心理承受价位,于是老王在心里暗暗打了个赌:“如果在我离开这个交易市场之前,还能碰到这个蜡烛台的话,就买下它。”逛了3个小时后,无意间居然再次看到了它,于是和卖主重新讨价还价,最后就把它买下了,老王说:“这可能是我跟它有缘吧。”

  尽管现在老王也拥有不少外国的鱼器物,但在他眼里,国外一些器物上的鱼有些死板,远不如国内的鱼生动、活泼和历史悠久。

  办一个“鱼文化”博物馆

  经过这30多年的历练,老王早已经炼就了一对“火眼金睛”。他说:“我现在只要眼睛一瞟,就知道古玩的真假,是啥年代的,约有多少价值。准确率可以达到99%。”

  这么多年来,老王很少出售自己的藏品。其实藏品对老王而言,已经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但是,为了自己中意的一件鱼器物,有时老王却愿意忍痛割爱,拿其他藏品去换。

  如“渔翁与鱼”的瓷雕,老王爱不释手,3次登门造访,最终感动友人。结果,老王用一副半个多世纪前的对联、两幅名人画作、数件红木摆件换回了这件瓷雕工艺品。对于当初的这个决定,老王一直未曾后悔过,他说:“谁让自己喜欢呢?”

  如今,老王收藏的历代鱼器物已有上千件,分为80大类,包括金、银、铜、铁、竹、木、骨、漆、翡翠、玉器、化石、陶器、石雕、砖雕、织绣、珐琅、珊瑚、玛瑙、书画、紫砂、象牙、文房四宝等,有些藏品填补了国内博物馆的空白。

  老王带记者到了一个相关机构的寄存保险仓库内,拿出一块鱼化石,上面的鱼清晰可见。他说,这块鱼化石距今已有一亿两千万年的历史。正在记者为这个数字惊叹不已时,老王又拿出了一个明代青花红鱼盏,鱼盏沿边为双蓝圈,盏内绘有青花鱼藻三枝,中间有一条红鱼凸出釉面。他告诉记者,上海博物馆有也有一件青花红鱼盏,可惜碎成了四块,至今国内发现完整的很少。

  老王的鱼器物包罗万象,什么新石器的陶塑鱼、商代的青铜鱼币,战国的双鱼错金、唐代的烛台、宋代的鱼纹脉枕、辽代的双鱼镜、明代的三鱼香炉、清代的银鱼挂件……老王说,这些年来,他把所有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投在了这上面。老王的一位诗人朋友曾为他作诗一首《晓海藏鱼》,“啊!机遇、缘分、心血、精力;志趣、时间、资本、牵挂!当之无愧的民间杰出的收藏家……我该如何用诗的语言作这高价表达?”

  诗中的这几句话也许是对老王这30多年收藏生涯最好的概括。

  老王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办个“华夏鱼文化博物馆”———有关部门提供场地,他把自己所有的鱼器物都拿来陈列展览,让世界各国的人们来参观,当年,老王把这个心愿告诉中国著名教育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启功先生时,启功先生专门为他题词,写下“华夏鱼文化”五个大字,并说:“收藏是一门艺术,我希望有一天‘华夏鱼文化’能成为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
[ 此贴被牧渔人在2007-01-10 13:24重新编辑 ]
离线九亭吴刚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1-10
有心人
离线牧渔人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1-10
+有钱人。
离线bianyaqi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1-10
这些真好,有机会做个仿制品收藏
离线美人鱼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1-14
既有钱又有心
离线优哉游哉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1-14
引用第2楼牧渔人2007-01-10 14:18发表的“”:
+有钱人。 [表情]

+有造化!!!!!!!!!!!
离线池爷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1-19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离线yanbo80_1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01-19
有点深了
离线金玉满堂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01-20
离线天蒲之华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12-15
金鱼文化传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
上一个 下一个